全国“两会”期间,“罕见病”这个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关注。2018年,我国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后,121种罕见病被纳入其中。这是中国首次官方定义罕见病,实现了罕见病领域内零的突破。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之未收录入目录中的罕见病种类还有非常多,这使得罕见病“诊断难”、“治疗难”、“药物贵”等问题始终存在。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他在此次全国“两会”上带来了一份《通过“三医”联动建立罕见病防治体系》的建议。他建议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罕见病管理体系;加强研发引进,保障罕见病药品供应;强化政策支持,建立罕见病医保体系的方式来建立一套罕见病防治体系。
甘华田建议,成立国家层面的罕见病诊疗中心,利用多学科诊疗的力量来来提升罕见病诊断能力。“一个罕见病仅靠一个大夫或几个大夫来诊断肯定是有困难的,但是如果使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集中大家的智慧,那诊断水平就会大幅提升。”
▲甘华田
罕见病现存问题:
制度体系不完善,诊疗水平整体不高
甘华田指出,目前我国罕见病制度体系不完善导致管理应对不足。具体来说,我国罕见病政策制定仍然面临政策层级不高、缺乏专门管理机构、基础数据缺失、医保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在罕见病治疗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此外,我国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整体不高,缺乏诊断治疗经验,罕见病患者普遍经历误诊或确诊时间长等问题。据《2018年罕见病调研报告》,60%的患者曾被误诊过,29.2%的患者需花费1到5年,13.4%的患者需要花费6年以上才能确诊,大部分患者需要辗转4、5家医院、多个科室才能确诊。
同时,由于治疗罕见病的药物适用人群少、研发成本高,制药企业缺乏动力进行研发和生产。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大部分罕见病用药依赖进口,原研能力不足。根据《中国罕见病药物可及性报告(2019)》,目前有20多种罕见病的药品已经存在,但未在我国境内销售。
红星新闻此前曾报道,罕见病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因价格高昂受到舆论关注。甘华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我国在罕见病用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录中121种罕见病治疗药物中,目前已在我国上市且有适应症的60余种药品,其中有40种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用于治疗22种罕见病适应症。
值得注意的是,限于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医保目录难以纳入大部分高值药品,整体保障尚未形成制度体系。由于治疗费用高,部分患者个人和家庭疾病负担极其沉重,甚至选择放弃治疗。根据《2018年罕见病调研报告》,患者年均医疗花费高达5万元,医保仅能报销20%左右。
建议建立统一的罕见病患者信息登记系统
探索罕见病用药集采路径
甘华田建议,首先应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罕见病管理体系。一方面,探索建立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络,提高罕见病的诊疗水平,规范诊疗路径。鼓励建立患者互助组织,推动患者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平衡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提高患者的获得感和生命质量。
另一方面,打破数据孤岛,建立统一的患者信息登记系统,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平台或接口,规范数据采集和录入,完善数据使用的流程,在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为罕见病科研、诊疗和政策制定提供高质量的依据。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农工界别小组在《关于创新罕见病保障模式的提案》中也提到了关于罕见病患者信息收集的类似建议。
农工界别小组指出,建议推广罕见病患者信息注册和登记,尤其是鼓励罕见病患者自主登记诊疗信息,健全和丰富罕见病患者的信息库。同时,建立罕见病诊疗信息公开平台,便于罕见病学术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制定罕见病各类病种的促进临床试验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甘华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还建议加强研发引进,保障罕见病药品供应。
甘华田指出,目前罕见病创新药集中于生物药、基因疗法等,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可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在税收、专利和上市审批等政策上对药品研发制造企业倾斜,推动行业发展。探索建立更加透明和长效的审批程序和标准,加快新药审评审批,简化境外已经上市的罕见病审批程序。利用我国罕见病患者群体数量大的特点,以医保为杠杆,探索罕见病用药集采的路径方式。
在支付层面,甘华田表示可以强化政策支持,建立罕见病医保体系。“针对罕见病发病率低、治疗费用高的特点,建立政府主导、风险分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甘华田指出,可以探索建立省级统筹乃至国家统筹的专项基金,设立覆盖疾病尽可能广泛,同时报销比例可控的给付标准,报销罕见病治疗费用。同时利用社保降低风险,引导政策性商业保险,对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药品实施“二次报销”。探索按疗效付费的方式和药企分担风险。对社保和商保无法覆盖的部分,通过专项救助、社会募捐尽量降低个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