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307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中提到,力争用3年左右,引进10所境内外一流高校到厦门联合或独立开办与厦门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应用型学科院所,提出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3所国内目标院校,和谢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19所国际科教资源潜在合作对象。全文如下:
厦门市教育大会指出,要实施高位嫁接工程,吸引国外名校、科研院所来厦设立联合学院、联合实验室、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产学研协同协作,力争用3年左右,引进10所境内外一流高校到厦门联合或独立开办与厦门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应用型学科院所。我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开展高水平科教资源引入工作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上报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文化创意等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经系统梳理,提出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3所国内目标院校和谢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丹麦技术大学等19所国际科教资源潜在合作对象。
图源: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文如下:
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307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市教育局: 关于无党派人士界别活动小组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通过高位嫁接手段,提升我市高等教育水平》(第20213070号)提案收悉,我委作为会办单位,委领导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工作背景 我市正在积极开展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等教育是构成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元素。目前,市域内仅有一所“985”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近年来,深圳、青岛、宁波等城市不断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关注高端人才的培养,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建立高校分校,共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多种高位嫁接的形式引入科教资源。我市正处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提升高等院校等科教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可快速提高我市在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科研攻关等领域的影响力,助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二、推进措施 1. 发挥规划引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市委、市政府尤为重视高水平科研院所对于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推动作用。由我委牵头编制的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做大高等教育增量,规划建设翔安国际科教区,加大力度引进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境内外一流高校到厦门联合办学或独立开办与厦门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应用型学科院所,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聚。” 2. 开展课题研究,找准潜在合作对象。全市教育大会指出要实施高位嫁接工程,吸引国外名校、科研院所来厦设立联合学院、联合实验室、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产学研协同协作,力争用3年左右,引进10所境内外一流高校到厦门联合或独立开办与厦门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应用型学科院所。我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开展高水平科教资源引入工作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上报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文化创意等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经系统梳理,提出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3所国内目标院校和谢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丹麦技术大学等19所国际科教资源潜在合作对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和本提案的建议,联合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市教育局等单位全力做好我市高等教育科教资源的引入工作,为我市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