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北京理工大学车辉泉:大学生可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展创新攻关和创业实践
发布日期:2021-05-13 来源:新华网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2021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客观把握创新型创业规律,对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网《读懂创新的密码》栏目邀请高校创新创业负责人就各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展开了探讨。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主任车辉泉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双创”教育实践,解析了高校创新的奥义。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主任 车辉泉

  经济发展推动高校创新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转变,创新创业教育引领了由传统理论知识型转变为综合性人才培养的深刻变革,主要体现在将“双创”教育理念、内容融入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全过程、人才培养全环节,更提出许多新概念,从而推动以“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为指引,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习实践等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向前发展。

  车辉泉表示,首先,双创教育评价要有标准才有更高质量。教育部在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标里,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要求,制定了普通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今后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核心要素,或许会占更大权重。其次,双创管理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目前,部分高校成立专职机构多数只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或实践等事务性工作,在创新创业能力全链条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缺少统筹,并未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双创育人的育人机制和氛围。

  专教融合带动职业创新实践

  车辉泉介绍,北理工每年从专业学院或科研团队征集面向本科生能够完成的小科技创新项目,再将这些项目通过双选会的形式对接到各书院的学生,让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们自由交流。同时老师也会带着大一、大二的同学们进行项目孵化,通过一到两年参与科技创新工作,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到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大三、大四时甚至可以将已开展的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毕业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是北理工对科教深度融合理念的坚守和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了源动力。

  在北理工双创教育未来规划中,将突出三方面建设:首先,创新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北理工以专业设计和课程体系为出发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设计;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重塑,打造“金课”和精品教材。其次,做强双创支撑服务平台。以平台支撑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搭建“基础能力-创新实践-科学研究”实践平台;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育人功能,创新校校、校企、校地合作模式,凝聚高质量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合力,依托校地共建创新研究院促进创新成果的创业转化,校企协同建设创新创业育人基地。另外,激发师生共创活力,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支持教师通过创办学科性公司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吸纳学生参与组建学科性公司。最后,提升双创软实力。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联动;完善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政策,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针对教师完善全过程激励机制,针对学生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强化资源支持和经费保障。

  大学生双创教育应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创业实践是创新的载体与表现形式。车辉泉认为,大学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开展创业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坚持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展创新攻关和创业实践。

  车辉泉表示,大学生创业不单是自己创办一个企业或者公司,也可以是在企业里开创一番新的事业,通过攻克难关,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研制新的、更优的产品,这是更广义的创业。作为高校,应当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将“双创”能力培养与家国情怀、时代担当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源、创新实践基地、竞赛锻炼机会、科学研究平台、成果转化支撑等。

  竞赛是培养学生树立双创报国的理想信念

  车辉泉表示,参加比赛需要大情怀和大情调,要培养学生树立双创报国的理想信念。北京理工大学参与了多项国际级、国家级重大赛事,参加各类双创比赛对于学生的成长改变很大。如参赛项目打磨,可能需要修改上百遍甚至上千遍,整个参赛过程对于学生意志力的磨炼是非常强的。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