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徐晓丹:期待通过双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 服务更多的孩子们
发布日期:2021-05-27 来源:新华网

  创新创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与开展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随着高校双创教育的不断完善,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涨,学生创新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展露并茁壮成长。新华网《读懂创新的密码》栏目邀请高校创新创业学生项目代表就自身项目进行了介绍。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筑心”项目学生代表徐晓丹介绍了项目内容及实践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筑心”项目学生代表徐晓丹

  徐晓丹一直在思考,“学了多年的心理学专业能给国家、社会,尤其是需要心理辅导的孩子们带来什么?科研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心理学的专业担当又是什么?”带着怀疑与困惑,她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王娟、张英俊、王永明、黄雅薇等。虽然彼此在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国家,都面对着繁重的科研压力,但他们依然决定共同探索科研成果如何服务于应用。

“京师筑心”团队在进行项目内容讨论

  徐晓丹说:无数的困惑与探索是她参加“双创”项目的最大动力,团队通过双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服务更多的孩子们。创业路上最大的挑战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次打破——重建、打破——再重建的过程。在创新研究过程中,他们不断学习与成长。自京师筑心立项以来,徐晓丹团队接受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工部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项目指导教师胡曼老师的支持与帮助。有了学校丰富的资源,老师们专业的指导,团队可以更坚定科研服务应用于实践的信心,也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面对未知的困难和挑战。

  徐晓丹提到,双创教育带给团队最大的改变是创新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促使她不断去尝试、去创新,也进一步激励她用创新的思维去做科学研究,更加着眼于科研的应用价值,真正去做社会所需的科研。”

  徐晓丹介绍,“京师筑心”项目曾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获得一等奖。目前,京师筑心项目至已服务近300所学校,为11万余名学生提供一站式心理服务,为儿童青少年开发心理测评体系及相关课程教材,并为近万名学生提供了及时的心理辅导,尤其是对一些有着心理创伤及偏激想法的孩子进行了及时的危机干预。”

  她表示,“不忘初心”是当代青年人牢记的使命。“京师筑心“将持续为贫困地区的儿童青少年提供更完善的心理服务,为祖国乡村振兴略尽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