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9日下午,由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北大法宝(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新时代立法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第二讲:“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法律风险与治理前瞻”研讨会成功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全程进行了网上直播,观看数量达8800余人次。研讨会设置专家讲座、专家评述、总结发言等三个单元,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湛中乐主持。
一、专家讲座
专家讲座阶段,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欣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法律风险与治理前瞻》为题作报告。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即AIGC)”,结合ChatGPT的例子,张欣教授的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AIGC)的技术认知。首先对AIGC的技术层面进行了全面介绍,洞悉其底层运作逻辑和技术机理;二、从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的跨域性、多模态性、可延展性、场景性、嵌入性等特性出发,归纳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风险类型;三、从宏观角度讨论相应的监管问题,提出应当在基础设施、工具体系、监管机构能力、监管运行生态上进行系统回应。最后,张欣教授从法律与技术监管的视角予以总结,强调应当发挥企业自我规制的作用,打造与创新和发展协同共进的制度生态。
二、专家评述
专家评述单元,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构成和AIGC模型的治理思路进行评述。他指出,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需要法律工作者提供规则供给,但是这一需求是以法律人充分认知、审慎设计为前提的。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的法律风险确实存在,但是需要进一步厘清是技术本身的风险还是技术产品应用的风险。最后,他强调了良好的制度生态的重要性,呼吁对科技进行约束的同时也能够提供一个有竞争力的、持续创新的、可预期的法律化制度生态。
三、总结发言
本次讲座顺利举办,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增进了理论学者与实务专家之间的交流。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进行介绍,并对这一技术对立法的影响进行了相对充分的讨论,探索了人工智能与法学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务协同融合的研究范式。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本期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