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罗陈楚思中学师生到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交流座谈
发布日期:2024-04-15 来源:中国法学网

2024年4月2日下午,香港罗陈楚思中学访问团一行29人到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并与两所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座谈。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院长莫纪宏研究员代表两所对罗陈楚思中学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围绕国家与香港繁荣发展、内地和香港法治建设等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座谈。本次活动由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和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宣传教育与公法研究中心承办,系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香港院”)与香港国史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国史中心”)签署的《香港中国学术人文川流计划协议》(以下简称“川流计划”)系列活动之一。来自法学所、国际法所、香港院、香港罗陈楚思中学、院港澳台办公室、院台港澳法研究中心等单位近60人参加了交流活动。 

 

交流座谈前,莫纪宏所长向香港罗陈楚思中学师生热情介绍了两所周边的名胜古迹,并合影留念。行经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京师大学堂、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办公楼时,莫纪宏所长还专门介绍了这些建筑物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强调了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必须服务于国家的发展进步。

交流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丁赛研究员主持。丁赛副所长对香港罗陈楚思中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香港院常务副院长黄平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港澳台办公室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宗旨。 

 

莫纪宏所长在欢迎辞中表示,香港罗陈楚思中学师生的来访为两所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和向上的青春力量,也使沙滩北街15号这座具有浓厚学术氛围和特殊历史意义的小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两所高度重视与香港相关机构的学术交往和人文交流,愿意为香港和内地青少年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黄平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对法学所国际法所以及来访师生们表达了衷心的谢意。他表示,“川流计划”是内地与香港教育和学术交流的一个创新之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10位优秀学者担任人文学术顾问,为香港10所中学提供人文历史教育课程的学术支持。他表示,“川流计划”的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后将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内地学者到香港与中学生面对面交流和沟通。

 

香港罗陈楚思中学校长杨佩珊女士在致辞中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她说,莫纪宏所长亲自带领师生们游览京师大学堂等历史古迹,师生都感觉十分开心温暖。本次交流机会难得,不仅能让学生们增长见闻,也让他们懂得独立思考,学会关怀社会,了解国家发展,关心法治建设。杨佩珊校长表示,“少年强则国强”,希望学生们以今天为成长的新开始,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爱护支持下,将来成长为祖国和香港的栋梁之材。

 

在学者分享环节,莫纪宏所长以“法学所、国际法所、法学院的昨天今天明天”为题进行交流。他介绍了两所的辉煌历史,分享了见证新中国第一位宪法学博士“诞生”的历史性时刻,以及两所众多学术大家对我国现行宪法、香港基本法和其他领域立法的巨大贡献,介绍了两所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定位,以及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开展的科教融合等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法治战略研究部主任李忠研究员分享了《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背景和重要意义,介绍了爱国主义的内涵、目标、指导思想,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制度支撑和保障措施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法研究中心主任、院图书馆法学分馆馆长支振锋研究员分享的主题是“以国安法治守护香港繁荣”。他指出维护国家安全是国际通例,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治的完善,维护了香港的安全,提高了香港居民的权利保护水准,坚持和发展了“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使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根基更加稳固。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田禾研究员以“开展法治国情调研,助力国家法治建设”为主题,从了解中国国情、开展国情调研以及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几个事例等方面,图文并茂地分享了开展法治国情调研中的点点滴滴,激发了师生们对祖国内地发展尤其是法治建设的兴趣和关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港澳台办公室李初雨处长在总结致辞中,对香港罗陈楚思中学师生一行到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希望香港院继续加强与香港各界的合作,更充分地发挥平台作用,与香港各界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也希望香港的学生能珍惜交流机会,成为沟通香港和内地的使者,共同促进香港和内地青少年的历史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增毅研究员、办公室主任陈立华主持了沙龙交流环节。 

 

短短三个多小时的活动中,双方分享了观点,交流了感情。罗陈楚思中学的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努力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报国情怀,也感受到了师长们的关心和厚望;两所学者也感受到了香港中学生的好学善思与青春活力,以及他们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责任编辑:高瀚伟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