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第六期)公告
发布日期:2025-04-14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公众号

刘莘教授,1956年3月27日出生于北京,2018年12月25日逝世,是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行政法学研究》副主编。刘莘教授在行政法领域精耕细作、卓有建树,对行政法基础理论、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首屈一指,更是立法法、行政立法问题的顶尖专家。刘莘教授还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法治实践,致力于推动法治进步,先后深度参与了我国多部法律以及多地行政程序立法的论证和起草工作,推动我国法律体系尤其是行政法律体系逐步走向完善。刘莘教授是著名法学教育家,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一生,呕心沥血、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学人才。“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是由刘莘教授的家人、朋友和学生们共同发起成立的行政法学子成长培养计划,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监督和管理。

2020年3月27日,我们发布了《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第一期)公告》,共收到120份申报书。历经两轮评审,由18位理论和实务界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最终遴选出10位优秀学子。同年8月9日—14日,我们举办了“莘夏营”活动,资助并组织入选学子参访多家国家机关和知名科技企业,并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中国法学》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院校和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与学子们深入交流。2021年3月26日,入选学子全部完成研究计划并通过考核。2021年3月27日,我们发布了《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第二期)公告》,共收到66份申报书,因申报书质量和专家评审分数非常接近,经过三轮评审并经计划理事会决议,增加两个资助名额,共遴选出12位优秀学子。因疫情原因,第二期“莘夏营”活动和答辩结项延期举行。2022年3月27日,我们发布了《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第三期)公告》,共收到61份申报书,经过两组各3位专家多轮评审,共遴选出12位优秀学子。同年8月9日—16日,我们克服疫情防控多重困难,于贵州贵阳开展了第二期“莘夏营”活动,资助并组织入选学子在数字法治地方实践的前沿阵地——贵州省开展研学之旅。我们在多家地方国家机关、基层社区和知名数据科技企业触摸行政法治,感知数字政府,并邀请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院校和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学子们围绕研学议题进行专题讲授。2023年3月27日,我们发布了《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第四期)公告》,共收到81份申报书,经过两组各3位专家两轮评审环节,共遴选出13位优秀学子。同年7—8月,第三期(延期)和第四期“莘夏营”活动分别于首都北京举行,我们一同“问道”国家机关,“解码”数字法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腾讯、百度、京东、美团等科技企业都留下了我们触摸行政法实践的身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许安标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教授、最高法行政审判庭副庭长郭修江法官及梁凤云法官等法学理论界、实务界专家接受我们的邀请,参与活动并与学子们畅谈法治中国的行政法问题。2024年3月27日,我们发布了《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第五期)公告》,共收到83份申报书,经过两组各3位专家两轮评审环节,共遴选出14位优秀学子。同年7月,第五期“莘夏营”活动来到法治护航民营经济的典范之城——浙江杭州,在西子湖畔顺利举办。学子们先后前往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市司法局、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杭州钢铁集团等单位参访学习,在与相关顶尖学者、行政机关负责人和企业人士关于行政法前沿问题的交谈研讨中拓宽学术视野,解惑实务前沿。

今天,在刘莘教授诞辰69周年之际,向一直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师长、同仁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正式启动第六期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

一、成立目的

本计划旨在延续刘莘教授对行政法学研究的热爱,对行政法学子的关爱,鼓励更多高校学生研习行政法,立足中国现实、关注全球发展,思考时代变革中的行政法学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富有创建性的学术研究,发掘并培养行政法学新秀,推动我国行政法学理论与实践发展,为法治中国和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资格和申请方式

1.申请资格:(1)境内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一年级博士研究生;(2)对行政法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关注行政法学理论与现实问题,有问题意识和研究潜能。(3)为更好践行本计划宗旨,推动计划成果惠及更多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优秀学子,自第六期起,设2至3名“中西部计划”专项机动名额。在“中西部计划”专项内独立排名,并确定入选学生名单。专项计划入选学生享受全部本计划待遇,入选名单不另标注专项计划。

2.申请者请于2025年4月20日24:00前提交计划申请表电子版(见附件)。

3.参考以下选题拟定具体研究计划。最终提交的正式成果应具有原创性,符合学术规范,且字数在8000字以上。

参考选题

(1)行政法基础理论与中国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2)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建设研究(3)重大决策与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完善研究(4)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与行政执法监督的理论议题(5)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背景下复议和诉讼中的调解研究(6)民营经济的行政法保护与优化营商环境(7)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人工智能运用及其规制研究(8)行政法视角下开源大模型风险治理机制和治理范式(9)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保障(10)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的法律保障与规制(11)涉外法治建设中的涉外行政法、全球行政法等议题(12)其他行政法新兴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三、入选公告和资助拨付

计划资助10—15名学生,具体资助金额分配根据申报题目和研究计划而定。

2025年4月21日—5月16日,进行专家评审。

2025年5月19日—23日,公示入选名单和题目。

2025年6月2日—6日,公布最终入选名单。

2025年6月27日前,与入选者签订资助协议,并发放奖学金。

四、计划实施

2025年6月6日—2026年3月26日为计划实施阶段。本计划将为入选者提供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参观调研或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等方面的帮助。论文优秀者还将获得在正式刊物推荐发表等机会。

五、成果评审

入选者应于2025年12月20日前提交正式研究成果。

2026年1月10日前,组织论文评审并作出正式奖励决定。

具体进度时间可随工作安排和客观开展情况进行微调。

六、公布事项和联系方式

成长培养计划的选题发布、拟资助成果和资助学子名单公示以及其他公开事项将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申请表和成果等,请同时发送至以下两个邮箱:xin_czjh@163.com; lawliuxin@126.com.

七、计划实施的监督与异议

成长培养计划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接受管理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如有任何异议,请于相关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向办公室提出。请同时发送至以下两个邮箱:xin_czjh@163.com; lawliuxin@126.com.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管理办公室

2025年3月27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附件:行政法莘学子成长培养计划(第六期)申请表

2.png

责任编辑:高瀚伟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