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连续举办了四届“首信杯”全国行政法鉴定式案例研习大赛,赢得了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促进鉴定式案例教学在我国行政法学科内的交流和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决定举办第五届“首信杯”全国行政法鉴定式案例研习大赛。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比赛题目:
张三家的个人信息保护
2024年3月28日,张三接到家人电话,称其父亲张大因连续熬夜修改论文后突发心梗而住院。2024年4月2日,张三接到某保险代理机构的业务人员打来的电话,精准地报出了张三父亲的姓名、病情和手术类型,反复强调手术可能引发的风险,极力推荐购买“手术意外险”,张三明确表示拒绝。4月5日,张三在A医院探望父亲时又接到对方的推销电话,气愤无奈的张三同正在等候的其他病患家属就此情况进行了交流,发现这家保险公司获取了大量患者的姓名、手术类型、联系电话等医疗健康信息,能够准确推荐相关保险相关产品,受害者众多。张三立刻就此情况向市检察院举报。
市检察院接到举报信息后予以立案,并进行全面摸排核实。一是查找医疗健康信息泄露源头。通过走访,了解到A医院与保险代理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初步核实保险代理机构业务人员通过医院手术科室护士站查询病人纸质病历或登录病历管理系统获取大量患者医疗健康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手术类型等)的情况。二是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保险代理机构业务人员手机通话记录与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时间点相吻合,手机通话的先后顺序显示患者家属在办理住院手续后不久即会接到保险代理机构业务人员电话,进一步印证了患者个人信息泄露的事实。
2024年5月8日,市检察院向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卫健委”)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职责,对上述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并对辖区内同类问题进行整治。市卫健委在收到检察建议后,于2024年6月28日回复市检察院,表示已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并对涉事医院进行约谈,争取在3个月内完成相关工作,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随即市卫健委组织召开加强患者诊疗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部署会,督促涉案A医院立即进行内部整改,同步出台《第三方保险业务处理患者医疗健康信息的保密规定》,明确规定保险代理机构业务人员接触患方时间、不得私自提前与患方联系,并规范患者诊疗信息查询程序,堵塞信息泄露漏洞。2024年7月1日起,市卫健委在全市医疗机构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患者诊疗信息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并开展随机抽查工作,抽查了本市10家医院,并根据抽查情况对其中两家医院B和C分别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随即,市卫健委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了《本市患者诊疗信息安全专项整顿活动顺利结束》的文章。由于涉事医院A并未在抽查名单中,市卫健委未对医院A作出任何行政处罚决定。
2024年9月20日,张三在某政务信息公众号上阅读到上述文章。张三认为,面对A医院管理混乱、保障措施不健全导致的医疗信息泄露等问题,市卫健委没有严格查处并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而且自己这几天前往A医院就诊时仍然接到保险代理机构业务人员电话,于是再次联系市检察院反映情况。
2024年9月28日,市检察院检察官李四在收到张三反映后进行跟进调查,发现9月以来仍有不少群众投诉自己在A医院就诊后就接到保险代理机构业务人员的推销电话,且当地媒体报道该市其他医院也存在类似情况。
你正巧在市检察院实习。李四找到你,希望你论证下可否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以及法院支持检察机关诉求的可能性。
写作要求:
1. 以鉴定式体裁解题;
2. 鉴定报告全文(含注释)不超过1.2万字。
命题人: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研究所
二、参赛对象
以全国高等院校在读法科生为主,同时欢迎感兴趣的理论界与实务界法律人士参与。
三、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奖金各100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各50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各3000元。
以上所列奖金金额均指税前数额。为确保获奖作品的质量,评审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各级奖项均可空缺。
四、大赛流程
1. 收稿截止日期:2025年9月15日24:00。
2. 暂定于2025年秋季举办第五届“‘首信杯’全国行政法鉴定式案例研习大赛颁奖典礼暨教学研讨会”,拟邀请获奖作者担任报告人,邀请知名专家点评并为获奖者颁奖,并邀请全国各高校从事案例教学的知名专家共同举办教学研讨会。
五、说明事项
1. 来稿须独立署名,每位参赛者只能提交一篇参赛作品。
2. 稿件正文请附审查框架,各级标题建议为:一、(一)1.(1)1)① a.(a)(aa)……以此类推;注释采用每页重新编号,体例参照《法学引注手册》。正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段落为一点五倍行距。
3. 请于2025年9月15日24:00前将稿件电子版发至gutachtentechnik@126.com(须同时提交Word和PDF两种格式的文档,邮件名与文档名称均为“作者姓名+首信杯投稿”;稿件首页请附作者姓名、学校或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及指导教师;是否按时提交以邮箱系统显示为准)。
4. 优秀作品将推荐至《燕大法学教室》和《国家与法治研究》发表。往届优秀作品可以在《燕大法学教室》第八期、《国家与法治研究》第四卷以及微信公众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上查阅。
5. 后续公告将通过微信公众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发布,请务必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主办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协办
《燕大法学教室》
《国家与法治研究》
鸣谢
北京市首信律师事务所
联系人:胡老师
15611674425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2025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