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的法治理论和实践”——武汉大学法学院第四届博士生论坛征文通知
发布日期:2025-08-06  来源:武汉大学法学院公众号

数智时代浪潮奔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社会运行模式与国家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数智法治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案,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基石,更是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中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战略支点。

武汉大学法学院第四届博士生论坛聚焦“数智时代的法治理论和实践”,立足中国国情与实践,深入探讨数智技术变革带来的法律规则重构、权力运行、权利保障等核心问题,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理论框架和制度体系。本论坛由武汉大学法学院主办,《法学评论》编辑部和《武大国际法评论》编辑部协办,《珞珈法思》《党建与法治》编辑部具体承办,至今已举办三届,旨在搭建以博士生为主体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深化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学术对话,凝聚思想共识,为发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贡献智慧。

本论坛现公开征稿,诚挚欢迎海内外法学领域的博士生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一、论坛主题及选题参考

(一)论坛主题

数智时代的法治理论和实践

(二)分论坛主题

1. 数智时代的法学理论与制度创新

2. 民商事权利的基础保障与制度革新

3. 社会风险治理现代化与刑事法治体系完善

4.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法治保障

5. 生态环境治理转型与绿色发展

6. 全球治理变革与中国涉外法治建设

作者可围绕分论坛主题自行拟定具体题目。

二、征文要求

(一)征文对象:以全日制在读博士生为主,同时欢迎近三年内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青年学者以及优秀硕士生来稿。

(二)文章要求:文章应为作者原创,谢绝抄袭,所投文章应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性研究。来稿注释及参考文献请遵循相应体例(见附件),字数不低于1万字,以1~1.5万字为宜。并在文章末尾另行注明作者姓名、单位、专业、年级、联系方式(电话及电子邮箱)、通讯地址等。

(三)投稿方式:来稿须为电子稿(word格式),请统一以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至luojiafasi@163.com,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稿件所属的分论坛主题序号,以便分类评审。邮件主题注明“武汉大学法学院第四届博士生论坛”字样,附件中的论文文件名称请用“分论坛主题序号+姓名+文章标题”。稿件一律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四)截止时间:2025年8月31日20:00

(五)特别说明:

1.本次论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遵循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原则,各环节秉持精简务实、高效节约的筹办理念,严格规范相关活动安排。

2.本论坛不向入选论文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及评审费,论坛将制作论文集,作为与会者内部交流资料。

三、论坛举办时间及地点

时间:初步定于2025年10月中上旬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武汉大学法学院

四、论坛安排

(一)本届论坛为所有通过初审的来稿反馈审稿意见,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编辑出席对优秀论文进行点评交流。

(二)本届论坛将会对提交的论文进行匿名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并邀请作者参会发言。

(三)本论坛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主办方将给予获奖者相应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入选论文将择优推荐至《法学评论》《武大国际法评论》《珞珈法思》《党建与法治》等期刊。

(四)受邀作者与会期间的住宿费由主办方承担,住宿由主办方统一安排,往返交通费需自理。

五、论坛联系人

张老师 027-68753625  

陈同学 15726336066

六、附件

(一)正文格式要求

(说明:投稿须严格遵守格式要求,未按要求投稿将视为无效投稿)

(二)注释格式要求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附件内容)

640.png

 

武汉大学法学院

《法学评论》《武大国际法评论》编辑部

《珞珈法思》《党建与法治》编辑部

2025年7月

 


责任编辑:高瀚伟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