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盾杯”第四届全国法科学生社会调研大赛(1号公告)
发布日期:2025-07-31  来源:湘大法学公众号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中国建设高质量发展,湘潭大学在连续成功举办三届“金盾杯”全国法科学生社会调研大赛的基础上,正式启动第四届“金盾杯”全国法科学生社会调研大赛。本次大赛立足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以服务国家战略、回应社会关切为根本宗旨,引导广大法科学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系统性、实践性的社会调查,展现新时代青年法学学子的责任担当与时代风采,着力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培养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与法治力量。

一、调研主题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调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1个调研专题:

1.数字经济治理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法律问题

2.人工智能发展与风险防控法律规制

3.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

4.营商环境法治化与企业合规体系建设

5.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6.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机制

7.中小微企业合规成本与“法治体检”机制创新

8.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9.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土地制度改革

10.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治理

11.涉外法治体系建设与全球治理参与

二、参赛对象

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普通高校在读法学学科本科生、研究生,可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参赛,团队参赛原则上人数不超过6人。

每位参赛同学只能担任1个团队的负责人,最多只能参加2个团队。每个团队可以有1-2名指导老师。

三、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为调研报告,相关数据必须直接来源于个人或团队的社会调研;

2.调研报告正文应该包含调研情况说明、主要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等主要部分。正文部分不超过5000字,其他材料可以附件、附录形式呈现。

四、大赛流程

1.报名及提交作品(202579-99日)

参赛者应在20259924时之前按照指定的方式提交符合规范的参赛作品。

在提交作品时,参赛者应清晰注明作者信息、作者简介和作者联系方式。邮件主题与附件名称要求如下:“第一作者姓名+第一作者所在学校+第一作者联系方式+调研报告”。同时,以团队形式参赛的需另附一份团队信息表(信息表模板见附件)。

提交作品的专用邮箱:jindundy2025@163.com

2.初赛(2025910日至930日)

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并根据专家的评分确定进入复赛的作品。

3.复赛及颁奖仪式(202510月中下旬)

根据初赛成绩,遴选出不超过36篇的复赛作品,具体数量视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而定。

初赛成绩排名后19-36名的队伍直接锁定优秀奖,排名9-18名的队伍直接锁定三等奖。

初赛成绩排名前8名的队伍于101324时前提交修改后的作品,根据大赛组委会的通知,参加现场答辩,并根据现场答辩和初赛成绩综合确定一等奖、二等奖。

现场答辩后,举办颁奖仪式。

五、奖项设置

原则上设一等奖2名,奖金各10000元;二等奖6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各3000元;优秀奖18名,奖金各1000元。

原则上评选优秀指导老师8名。

组委会为获奖个人或团队颁发荣誉证书。

六、成果

组委会视作品质量,对优秀调研成果结集出版,并经过整理提交资政报告。

七、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jindundy2025@163.com

第四届“金盾杯”全国法科学生社会调研大赛组委会

 (湘潭大学法学学部)

202577

 


责任编辑:高瀚伟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