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社科法学青年工作坊:家事的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邀请函
发布日期:2025-09-25  来源:法律和社会科学公众号

社科法学是当代中国法学研究的主要范式之一。为了推动部门法的社会科学研究,促进不同专业学者之间的学术对话,强化社会科学在法律实务中的运用,大家一起商议发起举办“全国社科法学青年工作坊”。

2014年,“社科法学连线”成立,国内优秀的社科法学人聚集在一起,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出版共同体刊物。随着来自不同学科参与社科法学研究的青年学者越来越多,我们发起举办全国社科法学青年工作坊,则定位于推出新一代年轻学人。计划每年举办一到两届,每届聚焦于某一个部门法学、某一部法律条文,或某一类法律问题。邀请6-8位来自相关学科的青年学人作为报告人,并邀请资深学者担任评议人。每一届青年工作坊主题将成为《法律和社会科学》专号主题。优秀文章将有机会在专号上刊发。

第二届社科法学青年学者工作坊的主题是“家事的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本届工作坊由云南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评论》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吉林大学法学院家事司法研究中心、《思想战线》编辑部、《法律和社会科学》编辑部共同主办。

本届工作坊主旨如下:

家,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从传统家庭,到社会变迁过程中不断变化着的家庭,家始终与每一个个体息息相关,牵动着中国社会的神经。同时,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近年来,家的研究在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法学界有关家的研究,既有从部门法角度切入,对婚姻、家庭、继承、收养,以及家事犯罪、家事诉讼程序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从法律和社会研究角度切入,对离婚问题、家庭暴力问题、家庭财产问题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的相继出台,《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修正,家庭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然而,由于个体/家庭关系的动态变迁,家庭事务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家事法律制度的实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理论界与实务界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以“行动中的法律”为视角,展开对家事法律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回答法律如何介入家庭、法律如何更好回应家庭变迁、法律如何更好保护家庭成员个体权益等问题。

有鉴于此,我们提出“研究的多种可能”的号召。

具体来说,除了继续大力发展家事法律制度的规范研究之外,还需要加强家的法律和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需要加强有关家事的法律经验研究、法律实证研究。在个体/家庭关系变迁背景下,围绕婚姻家庭中的身份关系、财产关系的复杂面向,探讨法律介入家庭生活的可行路径,探讨法律对家庭成员权益更全面的保护。唯有面向真实的家事法律实践,规范与社科分析相得益彰,才有可能提炼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学术概念和理论命题。

本届青年工作坊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1.家事的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

2.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

3.反家庭暴力的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

4.家庭变迁的法律回应;

5.家事与法律: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对话。

我们欢迎来自各学科的青年学者,就“家事的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主题写作论文。我们将从中推选6-8位报告人和若干位评议人。青年工作坊将于20251116日(周日)在云南大学举行,提交论文的截止时间为20251030日。

请将论文发至lss_2006@yeah.net

后续具体信息,我们还将发布第二轮通知。

云南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律评论》编辑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

吉林大学法学院家事司法研究中心

《思想战线》编辑部

《法律和社会科学》编辑部

20259

《法律和社会科学》集刊投稿地址:http://flsk.cbpt.cnki.net


责任编辑:高瀚伟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