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一体化刑事法讲坛”2025年征稿启事
发布日期:2025-09-28  来源:蓟门一体化刑事法论坛公众号

“蓟门一体化刑事法讲坛”公众号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创办并由王志远教授团队运营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号秉持“刑事一体化”理念,日常推送理论前沿佳作、会议综述纪实、学术征文通知和研学成果展示等内容,致力于打造兼具理论纵深与多元视野的学术资讯中枢。为拓展内容维度和提升学术品质,本号自2022年起开始征稿。2025年,本号征稿栏目全面升级,诚邀理论界、实务界和法科生惠赐佳作、以飨读者。

一、征稿须知

1. 稿件内容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 稿件尚未在其他媒体公开发表,作者不得一稿多投;

3. 稿件须为作者原创,无知识产权争议,若文章存在侵权行为,则由投稿者承担全部责任;

4. 文章体例严谨、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表达精炼、引据得当、符合学术规范;

5. 本号有权在尊重作者观点的前提下对来稿进行文字上的修改、删节,并在推送时开启“原创”权限;

6. 稿件一经录用,除常规公众号推送外,将定期汇编成电子期刊予以刊行。作者享有其著作权,本号享有汇编、发表、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益。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保留。

二、征稿主题及版块设置

常规征稿

1. 征稿主题:来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刑事法领域的理论研究、专题综述、实务论见、读书报告或读书笔记、热点事件或案件分析、刑事法相关书评影评等,尤其鼓励开展刑事一体化领域或刑事法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

2. 开放投稿栏目及具体要求:

1)理论研究:对现行刑事法制度、实践以及相关理论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论的学术性论文。鼓励以前瞻性、创新性洞见展开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正文不少于8000字。

2)专题综述:对某一特定主题或领域的研究进展、理论发展、实践应用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的综述性文章。鼓励全面的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以及对经典理论的新解读和拓展。正文不少于5000字。

3)实务论见:司法实务工作者的深度思考与实践真知。鼓励从实务视角出发,提炼真问题,贡献真见解。正文不少于5000字。

4)读书报告、读书笔记:基于刑事法视角,以读书报告或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读者对书籍主题的深入思考和个人见解的文章。鼓励读者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求新解。正文不少于5000字。

5)热点事件分析、案例分析:对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或典型案例进行系统性分析的文章,包括但不限于刑事法视角。鼓励探讨事件成因、揭示事件本质、提出解决方案。正文不少于3000字。

6)书评、影评:对着眼于法律、犯罪、司法程序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书籍和电影所作的评论与分析性文章。鼓励通过多元视角全面剖析和反思文艺作品背后的社会结构与法律伦理。正文不少于3000字。

7)其它题材稿件视内容质量择优录用。

专栏征稿:"犯罪治理前沿"

在风险社会与数字文明双重变奏下,犯罪治理正经历从机械反应向智能预控的代际跃迁。面对这一转型,传统刑事法理论体系亟待突破学科界限与思维定式,构建更具解释力与前瞻性的理论工具。本专栏秉持“发现新问题、提供新工具、推动观念革新、回应时代关切”的学术宗旨,以犯罪治理为核心场域,聚焦于跨学科视野下的理论创新、规范体系重建与实践路径探索,以期打破学科壁垒,弥合理论建构与司法实践的认知鸿沟,推动构建契合时代需求、兼具解释力与战略远见的犯罪治理新范式。

征稿具体要求:

1. 选题自由,包括但不限于刑事法领域,但须贯彻“刑事一体化”理念。

2. 欢迎犯罪数智化治理、青少年犯罪、金融犯罪、跨境犯罪、人工智能犯罪、犯罪附随后果、行民刑交叉问题、程序衔接机制、少年司法制度、网络搜查、风腐一体治理、“微腐败”治理、监察再派驻等方向的研究佳作。

3.  文章主体字数在3000字以内,须体例严谨、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语言精炼。

三、投稿方式

1. 请发送电子版稿件(word形式)至邮箱:jmythxsfjt@126.com

2. 请于邮件标题注明“投稿-稿件标题-投稿日期”,邮件正文注明意向版块;

3. 请将稿件正文以附件形式附于邮件中,并于稿件正文尾部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支付宝账号等基本信息(照片自愿提供,不作强制要求);校内师生投稿可注明学院、学号。

四、稿酬标准

稿酬以文章推送后48小时的阅读量为计算依据,具体标准如下:

1)稿件一经采用,基础稿酬为500元;

2500≤阅读量<1000,稿酬为600元;

31000≤阅读量<2000,稿酬为700元;

42000≤阅读量<5000,稿酬为800元;

55000≤阅读量,稿酬为900元;

6100000≤阅读量,在对应档位稿酬基础上额外奖励1000元。

若文章经本号首发后被其他公众号转载,且在转载后48小时内阅读量超过500,可额外获得200元奖励。

五、稿件录用及稿酬结算

1. 稿件录用由“蓟门一体化刑事法讲坛”审稿组决定。审稿组成员由本号秘书处人员与外聘顾问组成,稿件审阅采用双向匿名评审机制;

2. 稿件一经录用,将于15个工作日内通过邮件或来稿时提供的联系方式通知作者,并在稿件发布之时起48小时后的10个工作日内结算稿酬(若遇法定假期则顺延)。若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通知即表明来稿未被录用,投稿人可自行处理稿件。

六、征稿时间

2025922日起常年征稿。

本启事各规则解释权归“蓟门一体化刑事法讲坛”公众号所有。

蓟门一体化刑事法讲坛

二〇二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责任编辑:高瀚伟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