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斯基案再现美欧法律差异
发布日期:2009-11-11 来源:法制网  作者:李海涛

应美国政府的请求,奥斯卡获奖导演76岁的罗曼·波兰斯基近日因一件尘封30多年的往事在瑞士被捕,波兰斯基被捕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10月6日,瑞士当局以存在逃跑风险为由,决定对波兰斯基不予保释。波兰斯基是否会被引渡到美国受审,最终将取决于瑞士法庭的裁决,而波、法、瑞、美四国外交纷争无疑加大了解决波兰斯基案的变数。

艺术大师的梦魇

  波兰斯基是当今世界最为著名的导演之一,在世界电影界享有盛誉。他曾执导过《苔丝》、《唐人街》、《雾都孤儿》、《苦月亮》等经典影片,2003年因执导《钢琴师》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与其充满着悲情的电影作品相似,这位艺术大师一生命运多舛。
  波兰斯基1933年8月18日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波兰籍的犹太人家庭。1977年,他在洛杉矶因诱奸一名13岁少女萨曼莎·盖丽,被执行逮捕和起诉,在羁押42天之后得以保释出狱。1978年2月1日,在案件即将判决之前他逃离美国,自此被美国通缉。波兰斯基承认其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行为的事实,但他为自己辩护说,萨曼莎渴望成为明星,她是自愿的,自己根本没有强奸。
  波兰斯基逃离美国后,长期居住在法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国与美国之间没有签署引渡协议。因有罪在身,他从此再也没有去过美国,2003年奥斯卡颁奖时,也只能委托好友哈里森·福特代为领奖和致辞。
  让世人难以想象的是30多年后,波兰斯基会因此案被捕,这次被捕也让波兰斯基再次体会到什么是乐极生悲。今年苏黎世电影节准备给波兰斯基颁发“终身成就奖”,电影节的安排等于公开了波兰斯基到瑞士的行程,而瑞士与美国之间签署有引渡条约,因此美国司法当局向瑞士提出引渡请求,导致波兰斯基入境时被捕,而这一天正是犹太教的重大节日———赎罪节的前一天。

陷于四国外交纷争

  波兰斯基被捕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波兰斯基的现任妻子、法国女星艾曼钮·西格纳发起联名请愿,要求瑞士当局释放波兰斯基,签署请愿书的电影从业人员超过百人,其中不乏像王家卫、伍迪·艾伦、佩德罗·阿莫多瓦以及马丁·斯科塞斯等知名人士。
  苏黎世电影节组委会发表声明说,对此事件感到“震惊和耻辱”。有抗议者手持“释放波兰斯基”、“逮捕波兰斯基对瑞士文化是一种耻辱”的标语,表达对瑞士警方逮捕波兰斯基的不满。
  由于波兰斯基具有波兰和法国双重国籍,所以,波、法两国政界人士纷纷力促释放波兰斯基。法国文化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侄子)谴责逮捕波兰斯基一事,他把波兰斯基称之为“法国的荣耀”,认为逮捕事件显示了美国令人恐惧的一面,并表示他就此事已经和法国总统萨科齐讨论过,并将密切跟踪案件的进展。
  法国外长库什内敦促瑞士尽快让波兰斯基保释,称他已与波兰外长拉德克·斯科尔斯联合向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出专函,希望她能干预波兰斯基的引渡程序,允许波兰斯基保释,并希望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赦命令,以宽容的方式对待波兰斯基。
  法国民众与媒体更是全面揭露波兰斯基案中的多个“阴谋”,力挺波兰斯基。法国媒体认为,波兰斯基强奸幼女案本身就是一起阴谋,幕后的黑手是萨曼莎·盖丽的母亲苏珊·盖丽,苏珊一直希望女儿成为明星,于是将萨曼莎推入了波兰斯基的怀抱。事实上,萨曼莎确实承认过当年是在母亲指使下主动勾引波兰斯基的。
  法国媒体还抨击了当年案件的主审法官劳伦斯·里特班德不守诺言,借波兰斯基为自己赚取名望。2008年播出的关于波兰斯基的纪录片《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与被渴望》中披露,案发当年双方律师以及公诉人已达成庭外和解,觉得“缓刑已是足够的惩罚”,但法官劳伦斯·里特邦德却因受到媒体舆论影响,认为“绝不能在外界面前表现出对名人犯罪的丝毫软弱”,而坚决要把波兰斯基投进监狱。
  对于波兰斯基此次在瑞士被捕,法国媒体仍然认为这是一个“阴谋”,其中包含了瑞士与美国的政治交易。波兰斯基在瑞士有自己的住所,也曾多次进出瑞士国境,为什么以前数年都相安无事,可偏偏这一次入境时被捕呢?有人怀疑这是因为美国不满于瑞士银行为美国人开立秘密账户协助逃税,瑞士为了取悦美国修补双边关系而采取的政治交易。
  当然,对于波兰斯基的被捕,也不完全都是反对之声。他的被捕在美国引起了欢呼,美国司法部门强调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艺术大师也不例外,并认为这是美国司法的胜利。美国CNN的民调显示,高达六成四的美国人赞同引渡波兰斯基。

两个关键的法律环节

  波、法、瑞、美四国外交纷争无疑加大了解决波兰斯基案的变数。但从法律程序的角度分析,决定波兰斯基命运的主要有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取决于瑞士法庭是否引渡波兰斯基的最后裁决。波兰斯基通过律师已经明确反对引渡(如果本人不反对,瑞士可以直接决定将其引渡给美国),美国则需要在60天内提交文件正式要求引渡波兰斯基。
  波兰斯基的律师认为,瑞士和美国之间的引渡惯例并不明确,引渡波兰斯基缺乏足够的理由;而波兰斯基在狱中斗志昂扬,也在积极准备为自己辩护。
  鉴于引渡程序与案件的复杂性,作出是否引渡的最终裁决可能要耗费数月甚至几年时间。
  如果瑞士最终决定将波兰斯基引渡到美国的话,那么决定波兰斯基命运的第二个环节就是美国法院会作出怎样的判决。
  在美国,强奸幼女是重罪,所以从理论上看,波兰斯基有面临终身监禁的可能,但实际上他也具有许多有利情形,获得从宽处罚基本是肯定的,甚至不排除最终免于入狱。
  第一个有利条件来自被害人的宽恕,当年那个女孩萨曼莎今天已经45岁了,她迫切希望彻底了结这一案件,并已经多次请求撤销案件。她表示,自己早已原谅了波兰斯基,希望他能作为自由人重新回到美国。
  第二个有利条件源自当年案件处理上的瑕疵,波兰斯基可能以检方和法官存在不当行为为由,要求撤销指控,而洛杉矶高等法院承认,目前已有证据证明当年检方和法官确有不当行为。
  第三,波兰斯基仍然可以与检方进行认罪协商,针对这样一个复杂的案件,尤其又存在前两个有利条件,无论是检方还是主审法官,相信都会乐于通过辩诉交易的方式解决争议。
  当然,30多年岁月的消磨,波、法两国的外交努力,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社会各界的呼吁,这些都会有利于对波兰斯基的从宽处罚。
  波兰斯基也许认为,免予引渡是最好的结果,但与幼女发生性行为以及弃保潜逃理应受到法律制裁。回到美国接受审判,也许只会受到象征性的处罚,但只有这样才会彻底了结此案,使自己的良心不再逃亡,使自己获得法律上的解脱,得到完全的自由。这或许才是波兰斯基的最佳选择。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