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全体新同学:
大家晚上好!
今晚注定是个美好的夜晚,它将永远铭刻在你们的记忆中。见证今晚这个历史时刻的还有大家身后的兴隆山,它正默默地给予我们刚毅和力量;在我们的头顶,则是灿烂的星空,它让我们感到深邃和空灵。如果再联想得远一点,我们的威海分校毗邻着的浩瀚的大海,在那里可能正惊涛拍岸,波浪会用另一种形式庆祝我们所举行的活动。我们今晚与大自然是如此地亲近。在这样一个心旷神怡的夜晚,在大自然的博大的怀抱中,我们所举行的山东大学2009级新生开学典礼,更平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更多了一层深刻的内涵和启示。这不仅仅是一种欢迎仪式,更是同学们思考人生新起点的开始。在这里,我代表学校、代表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向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的一万五千名2009级本科生、研究生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欢迎!希望你们今晚能有难忘的收获。
同学们,你们跨入的这所大学是值得你们骄傲的。在未来的几年中,你们将用一生最宝贵的年华在这里书写青春的历史。从今天起,山东大学将伴随你一生,将成为你们未来事业永远的加油站。校长在这个时候向你们致辞,意义之一是帮助你们认识这所学校,以便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她。意义之二是帮助你们逐步变成一个杰出的山大人。
好的大学是由无数美妙的故事组成的。山东大学就是一所有着无数美好故事并令人向往的大学,今天晚上我想先给你们讲几个故事。
刚才发言的同学提到山东大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靠什么来证明我们的历史呢?山东大学最初建址的泺源书院已经荡然无存,我们无法用建筑物来表达自己的过去。目前唯一能证明我们百年历史的证据是一份官方文献。它就是1901年由袁世凯奏呈朝廷而由光绪皇帝御批的《山东大学办学章程》。这个章程在哪呢?2000年我访问台湾时,专门委托台湾大学的孙震校长帮助寻找这份章程,因为我们确信它就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孙震先生曾任台湾的国防部长,现在是我校的校董,他以山东人特有的仗义和热情满足了我们的这个请求。2001年山大迎来一百周年校庆的时候,从台湾拓来的《山东大学办学章程》终于回到了山东大学的怀抱。今年3月份,朱正昌书记率团访问台湾,向台湾方面提出请求,要看看这个办学章程的原件,台湾故宫博物院虽费周折但最终也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当朱书记带领代表团,戴上手套、口罩,抚摸到这份章程的时候,同学们想一想,朱书记的指尖实际上已经触摸到了我们山东大学一百零八年的厚重。
我们为什么这样看重这份章程?因为章程既是山东大学起源的证据,也是山东大学精神与品格形成的开始。章程中在表达山东大学办学宗旨时有如下的话,我背给同学们听一下。“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就是我们山东大学成立第一天起就承担的历史使命。百余年间,我们就是为了实现这个使命而存在的。山大的“天下”观,表明了我们的博大,山大的“国强”观,表明了我们的责任。
这是我给同学们讲的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你来山大读书,目的是什么,责任是什么!
第二个故事。1996年山东大学迎来95年校庆的时候,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不请自到。这位老人颇受全体山大人敬重。当大会主持人介绍他的名字时,全场响起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这位老人的一句话使参加校庆的全体师生大为吃惊。他说,“我是回母校来表达一个学子心情的。我是山大的一个老学生。”这位老人回忆了1926年他在山东大学求学的经历。当时的山东大学实行大学高中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他在山东大学附中读书,读了4年,到1930年考到清华去,从清华又到了哥廷根大学,五十年代初又回到了北京大学,成为全国当时最年青的一级教授和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
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个人是谁了。他来参加校庆,目的是要感谢山东大学。他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山东大学附中读书的时候,对一些经史的科目不感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讲,“大明湖里青蛙的叫声比老师讲得好听”,所以他对大明湖里的青蛙感了兴趣。当时山东大学的校长叫王寿彭,是清末状元,1903年进士及第。他发现这个学生非常聪明,就对这个学生进行单独点拨。王寿彭劝这个学生把精力放在学术上,并与其约定,如果这个学生年终考试能考第一名,就给他一份奖励。这个学生对校长非常崇拜,很希望能求得校长的书作。王寿彭是清末有名的书法家,时人以得其片纸寸缣为荣,尤其是他所做的扇面书作,被称为精品。他答应了这位学生的要求,只要这个学生考第一名,他就允诺为这个学生写一幅字,还要给他做个书题扇面。到年底,这个孩子果然考了第一名,校长没有食言,赠送了两件礼品给他,这两件礼品是这个学生一生中最珍视的东西,直到晚年他还不断向他的学生和世人述说他获得书赠的故事。所以他到山东大学来告诉我们,他原来只想像他的叔叔一样做个小职员,在一个当铺里面拨拉算盘就可以了,是山东大学改变了他的人生,是山东大学给了他学术的方向,他永远感谢山东大学,他是回来寻根的。他这次来山大,带来了他主编的比《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规模都要大的两套《传世藏书》回馈母校。这位老人就是季羡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学是改变人生方向和人生命运的地方。
我还想给大家讲一个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山东大学的故事。三十年代的山东大学,名师集聚。老舍、沈从文、梁实秋、洪深、王统照等名家都在山大任教,而闻一多是文学院的院长。作为教师,闻一多素来是十分苛刻的,给学生打5分是他常做的事。在他眼里,给10分就表明这个学生有一定的才分;给学生60分,这个学生就是十分优秀的;但是这次他破例给了一个来参加考试的学生98分,而这个考生的数学考了0分。闻一多把这个学生的情况向当时的校长杨振声作了汇报,杨校长给闻一多院长自主录取的权利,这个学生后来就被破格录取了。这个学生后来成为当代诗坛的常青树,被誉为现代诗圣。他就是在山大读书期间就以《烙印》诗集震动诗坛的臧克家。
大学是创造奇迹的地方。中学教育能够使人成其为人,而大学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她能使人成其为才。这就是臧克家的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当时有两道试题,臧克家完全可以只做一道。一道题叫做“你为什么投考山东大学”,另一道叫做“杂感”。臧克家当时把两道题都答了。第一道题答得如何我们不得而知。第二道题的内容现在流传下来了。臧克家在杂感中有三句话打动了闻一多,“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正是这三句充满哲理的话使闻一多动情。闻一多给了臧克家机会,臧克家则创造了奇迹。同学们,山东大学就是这样一个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创造奇迹的地方。
我要给大家讲的第四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当时山东大学在青岛办学。有一位文学院的学生博览群书,但他同时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他很愿意听当时“冯陆高萧”四大名家的课。冯沅君是冯友兰的妹妹,是山东大学的一级教授,在现代文学史上是绕不过去的才女。陆侃如是山东大学的一级教授,在法国的巴黎大学取得的博士学位。巴黎被认为是当时世界的汉学中心。他在巴黎大学留学的时候,法国教授给他出了一道题,问他“中国的长诗叫《孔雀东南飞》,为什么孔雀东南飞?”陆侃如用法国的一个长诗篇名来对答,说因为《西北有高墙》。《西北有高墙》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同于中国文学史上的《孔雀东南飞》。他的妙答被认为是中外文学史上的一个绝对。就这一句话,打动了法国的汉学家们,他们认为他获得博士学位是当之无愧的。高亨教授在周易的研究上现在还是一座高峰,同学们有时间一定要读他的代表作《周易大传》,毛泽东更愿意读的是他的《商君书注译》。高亨先生也是一级教授。还有萧涤非先生是唐诗研究的学界代表性人物。我们这位校友凡是“冯陆高萧”的课一定要去聆听,除此之外的时间和精力他用在了自然科学上。他尤其对数学更感兴趣。就是这样一位校友,后来做了共和国的财政部长。在我们一百年校庆的时候,他回来了,代表校友致辞,他脱开稿子讲了一段非常幽默的话:“我是学文学的,有什么资本后来去做那个沾满了‘铜臭味’的工作(他是讲担任财政部长)?是因为我在母校修了很多数学方面的课,尤其是莫叶教授讲的数学史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我现在每年算帐几千亿没有出过错。”这位校友对山大有很深厚的感情,当他离开山东大学的时候,他和他的同学约定,每年的10月份要在北京北海的一棵树下见面,几十年如一日,这位校友就是项怀诚部长,是一位文理兼通的才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学,学文科的,一定不要放弃对自然科学的追求,学理科的一定要有人文素养。他现在不做部长了,但他现在担任全国桥牌协会的会长。对桥牌的兴趣,也是他在山东大学听数学课的时候培养而成的。文理兼通的人,兴趣也高雅。山东大学是名家雅士的乐园。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七十年代山东大学的故事。山东大学有多位教师参加了1978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当时全国科学大会的常务主席是童第周先生,他是中科院常务副院长,中科院的院长是当时卧病在床的郭沫若。童第周是在山东大学副校长的这个任上到北京工作的,他被认为是中国生物科学的奠基人。他在任山大教授和生物系系主任期间发明了“童鱼”。同学们,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世界性的概念不是太多,“童鱼”是一个,“夏道行函数”、“夏不等式”是一个,这两项都出自山东大学。
童第周主持的科学大会向与会者颁发了5个自然科学的一等奖,我们国家第一次设立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当时国家的最高奖。5个一等奖里面有2项是由山东大学完成的。一项是哥德巴赫猜想。我们同学可能知道一位大数学家陈景润,但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有三个人,获奖证书上依次排列着王元,他是当时中科院数学所的所长,陈景润,他是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员,第三位的是山东大学的潘承洞。报告文学的作者徐迟当时采访了王元和潘承洞,但是在他们二位身上只看到了数学家的严谨,而找不到文学家想要的“文学点”,最后在另一位的身上发现很多的故事:比如说当陈景润一脑袋撞到电线杆子上的时候,他马上向电线杆子鞠躬说“对不起”,因为他正在思考哥德巴赫猜想;开人代会了,大家都上车了,发现少了一个人,最后工作人员在厕所里找到了他,他正在用厕纸演算哥德巴赫猜想。这些故事经过文学家的妙笔生花,就变成了上世纪影响最大的报告文学名篇,其篇名与自然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闭幕词相同,陈景润由此成为科学的代名词。这篇报告文学影响了两代人。这篇报告文学有着时代性贡献,它的影响力甚至大于五十年代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但是,由于这篇报告文学只突出了一个人,王元与潘承洞这两个对哥德巴赫猜想做出同样研究贡献的人,竟被学界以外的人遗忘了。
另一项一等奖是量子化学中的“配位场理论”,属于化学的新领域。获奖者中有山东大学的邓从豪院士。1978年的5项一等奖中有山大的两项,而主持大会的又是山东大学输送的生物领域最伟大的科学家。有人说,这次大会,就是山东大学的大会。
这个故事我要告诉同学们,什么是大学,大学就是研究大学问和高深学问的地方。
山东大学的故事很多,今天不可能一一讲完。如果每二十年有一个代表性的故事的话,我还应该再讲一个。这就是发生在2000年7月22日的故事。这一天,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完成了合并,组建成为我们今天的新山东大学。这个故事到明年才满十年。山东医科大学,合并前已有97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四所医学院校之一,合并前隶属国家卫生部。山东工业大学,合并前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是国内著名的工科院校。两校各有其辉煌,且名师荟萃,有许多领域在国内举足轻重,是行业内公认的领袖大学。三校合并后,山东大学进入了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黄金时期。
这个故事是要告诉同学们,你们来到了一所正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大学,你们将与她一起创造新的辉煌。
综上六个故事,大家就该对山东大学有一个概貌式的了解了。我可以把这所大学的特色归纳如下:
其一,山东大学是历史名校、百年名校。中国近代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是1895年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北洋学堂,后更名为北洋大学,即今之天津大学;第二所是1896年创办于上海的南洋学堂,即今之交通大学;第三所是清政府于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即今之北京大学;第四所是清政府于1901年以济南泺源书院为校址兴办的“山东大学堂”。前两所为私立,后两所为官办。山东大学是京外的第一所官办大学。早期的中国大学,无论官办私立,都是“教育救国”理想下的产物,而学校精神都秉承着“实事求是”,这是山东大学的底蕴。
其二,山东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自山东大学章程上奏朝廷后,光绪二十七年十月,学部大臣张百熙将我校章程转饬其他各省,要求各省参照办理。此后的各省将书院改学堂的奏报中,均直言不讳,称所改学堂“课程、等级、班次,不外山东章程”。按章程办学,是山东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性贡献。
其三,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是综合性大学的代表。早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山东大学即因综合性而被国民政府确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我校的地质、测绘、工学、教育学、艺术、戏曲、农学等学科被调至南京、武汉、长春、成都、郑州等地所在著名高校,但仍以文理为特色,被教育部确定为为数不多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山东大学的本科专业多达百余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近二百个,这两个数字都列全国高校前列。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数达近6万人,列全国之首。山东大学是中国正规办学规模最大的大学。
其四,山东大学是一所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早在三十年代,我校即以“文史见长”著称学林,后又形成“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中国最好”的优势,但因1958年学校由青岛迁至济南,海洋学科留青岛独立办学,学科优势受到削弱。上世纪末三校合并以来,除文史特长继续保持外,新发展的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是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彭实戈院士将在2010年的世界数学大会上作一小时报告,这是只有世界领袖级科学家才能获得的地位和殊荣。
其五,山东大学是以德性而著称的一所大学。她既有山一样的仁爱,又有海一般的包容。山大地处齐鲁文化之发源地,得儒学文化之地利,有丰富的历史与道德资源。她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代表性大学,也是中国美好道德传承的代表性大学。从这所大学走出的国家级领导人已达数十位,军中将帅已达几十位,共和国的省部长已达百余位,学界领袖遍布所有学科领域,经济巨子、文化名流、社会栋梁、国民表率不计其数。如果要把山大与北大、清华作一比较的话,可以打这样的比方:北大如水,包容而自由;清华如云,高远而自然;山大如山,仁爱而自在。山大的校德,体现于师德。山大教授的潜心为学,求真务实,挚爱学生,爱岗敬业,在中国高等教育接受市场洗礼的过程中是难能可贵的。那些安贫乐道的教师尤令人敬佩,师德既代表校德,又塑造生德,山大的德性不输于国内任何一所大学。
综上,就是我要帮助大家认识的山东大学,希望大家能够感悟她、认同她。
下面,我想再帮助大家逐步变成一个优秀的山大人,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第一,希望大家成为一个“学会了学习”的山大人。大学阶段的学习和高中阶段的学习有三个不同:第一个不同,高中阶段的学习以常识为对象,大学里不再是学常识,而是学科学。科学的特点,一是无尽头,二是不断有新发现。第二个不同,高中阶段的学习,大家是被动地根据老师的安排来进行,到了大学里,大家必须主动去学习。谁能学会主动学习,谁就学会了大学生活。谁如果还是被动地等着老师来安排学习,谁就会把大学当成“高四”。第三个不同,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全面而零散的,不系统的,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专业的,知识是系统的,大学要给大家一种完整的某个专业的知识结构。这就是大学和中学的不同。我想特别告诉大家,学习知识固然重要,而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更重要。所谓的学会学习就是学会学习的方法。知识会因为更新而被忘记,但是方法将伴你一生。在大学一年级里,大家要把学会学习作为第一要务。
第二,希望大家做一个“有教养”的山大人。知识的多少,只表明你的阅读范围的宽窄和记忆力的强弱,能够运用知识才是你的能力,把运用知识的能力内化为内在的素质时,你开始变得出类拔萃。如果把这种素质再向德性上升华一步,我想你的人格就开始走向完善了。把知识、能力、素质统一于德性中的人,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在道德和才能这两者的比较上,同学们可能了解司马光的判断。道德和才能兼备的人,被称作“圣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可能只是极少数;更多的是第二类的人,叫做“以德胜才”的人,德行超过了才能,这样的人才被称为“君子”;反过来,“以才胜德”的人被认为是“小人”,才能大,而德行小;既无德又无才的人,是“愚人”,是“废人”。我不要求同学们都变成圣人,但我希望你们中最有教养的那部分能接近圣人,哪怕是只摸到圣人的脚尖。我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变成君子。君子喻于义,君子不能不弘毅。君子表现于言行,表现为对人的尊敬,对施恩的反报,对未知的敬畏,对仁义礼智信的践行,表现为学会倾听,表现为孝敬、表现为包容,甚至表现为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和不出脏言。
第三,希望大家能够做一个“学会创新”的山大人。自然科学最高水平的创新是创造新的知识,学习数理化生的同学,你要用一生的努力去创造一个概念、一个定理、一个公式;工程技术类学科最高水平的创新是创造新的方法,这是我们工科的同学应做的贡献,要去创造新工艺、新流程、新途径、新手段;社会科学最高水平的创新是创新思想,学习社会科学的同学要做有思想的人;人文学科最高水平的创新是创新一种文化。文学、史学、艺术等学科,要让人们改变生活方式,要提高人的品味。这四个创新,几乎把我们山东大学所有的学科都涵盖了。创造是很难的,但是,能否创新,就把人的平庸与杰出区分开了。希望大家能够成为一个能创新的人。即,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第四,希望大家能够成为一个“无愧于山大人称号”的人。什么样的人能够代表山东大学呢?要看他身上是否有由山东大学这个酵母为其发酵后留下的味道。一所大学的文化就像酵母一样,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发酵池,进到山东大学这个发酵池来,总是要染上山东大学的味道。这个味道是什么?山东大学的人历来是以学风扎实而著称的,我们不做那种夸夸其谈的人;山东大学的人历来是以做事踏实而著称的,我们不做那种半途而废的人;山东大学的人历来是以对事业的忠诚而著称的,我们不做那种朝楚暮秦的人;山东大学的人做人是以老实、朴实、诚实而著称的,我们不做那种无信无义的人。山大人讷于言而敏于行,山大人是攀高不停而有后劲的人。这几个“实”字就是山大的校风、学风,也就是我们的“德风”。这几个“实”字在你身上体现出来了,你身上就有了山东大学的味道。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你已能对得起“山大人”这个称号了。
最后,校长想向新山大人表达的还有很多,但在今天这个特别的仪式上,我想重点突出以上两点,希望大家能有所启发、有所收益。请大家记住这个夜晚。其实我内心更希望的是大家能在若干年之后,成为另一位校长在迎新典礼上所讲的新故事里的新主人公。
这也是我今天对大家的祝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