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法学院2011-2012学年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振民
(2011年9月6日)
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开学典礼,隆重欢迎法学院2011级467名新生入学。各位知道,清华刚刚度过了她的百年华诞,你们是清华新百年的第一届学生,用你们一个师兄的话说:“清华等你来,整整等了一百年!”现在我们终于见面了!
今年法学院467名新生包括本科生81人,法学硕士生60人,法律硕士生220人,中国法硕士生(LL.M)32人,香港法律硕士21人,法学博士生53人。新同学来自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其中有71位来自19个国家的留学生。请允许我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的到来表达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成为法学院大家庭的新成员!在座的同学们是幸运的,你们选择了清华,清华也选择了你们。作为新百年招收的第一届学生,你们与100年前入学的学生一样,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优中选优,脱颖而出的。按照当年的招生标准,入读清华必须“国文通达”、“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百年前就读清华的学子后来有许多成为中国近现代科学和国家各方面建设事业的奠基人,包括最早到美国攻读法律学位的唐悦良、张福运等。百年后你们能够被清华录取,说明你们同样优秀,祝贺你们!说实话,我也很羡慕你们,我更愿意站在这里讲话的是你,而坐在那里静静聆听的是我。
一
你们报到已经有些天了。这些天里,你们也许在校园里不断问路,也许一次次被别人拦住问路。清华很大,但大的不仅是面积,更是她非凡独特的大学之气,相信你越来越体会到“清华”两个字所赋予你的骄傲和担当。清华大学诞生于近代中国最不堪回首的时期。在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清华人,包括清华的老师、员工、学生和校友,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做事风格和学术传统。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敢于担当,百年来,几乎在所有最关键的历史时刻,在最关键的岗位上,人们总能看到清华人的影子。二是追求学术卓越,要有真才实学,有真本领,只要放到适当的位置上,就一定能够发光,能够担当大任,就像顾秉林校长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所说的,百年来“十七万莘莘学子在清华精神熏陶下奋发向上,一大批治学、兴业、治国的英才挺起民族的脊梁”。如果你还没有参观新落成的校史馆,我建议大家一定去看看,里边有百年清华名人画卷。
清华大学法学院是1995年复建的。之所以叫复建,是因为清华早期派出的留学生中就已经有攻读法政、后来从事法政工作的。1929年清华正式成立法学院。1937年抗战爆发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辗转南下,共组西南联大,共建法商学院,顽强地继续法政和法商教育。1946年迁回北京后清华法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遗憾的是,1952年院系调整中,法学院被从清华剥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清华法学教育的历史被迫中断。尽管23年的历程风雨飘摇,那时的清华法学院仍集中了一批最优秀的教授和学生。如果你想了解他们,一会儿开学典礼结束,就在一楼大厅的墙壁上,挂满了他们的故事。
自1995年恢复以来,学校一直对法学院重点支持、优先发展。16年来法学院已经培养了6000多名优秀法律人才,他们在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法学院在校生达到1498人,有90多位教职员工,其中53位专业教师,他们当中,80%以上的老师有长期海外求学、研究的经历,个个都是学界的精英、翘楚。
百年里,清华人在各行各业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共同缔造了清华的荣誉和盛名。今天我们都在享受清华前辈们所创造的这一切。作为清华新百年的首届法科学生,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一方面你们要把清华过去一百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大学精神继承下去并发扬广大,把清华百年的学术香火传承给未来的学生,另外一方面,你们要继往开来,勇敢地承担起新百年历史和人民赋予你们的新使命和新责任,开创清华历史的新纪元,续写清华法学新百年更大的辉煌。
二
今天,我们国家进入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很久以来,我们都在学习、模仿其他国家的制度、理念和做法。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中国人民终于重新找回了自信,寻找到了正确的自我定位和全新的现代化之路,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正式宣布,我们成功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新制度的建设需要大批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法律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今天,如何完善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大量的前所未有的难题等待你们解决。
今天,整个人类也进入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和难题。环境、资源、能源、人类可持续发展乃至生存的根本问题,都尖锐地摆在所有国家、全体人类面前。以前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水、空气、食品和药品等基本生命元素和民生用品,现在都变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令人不放心。今天,人类还遇到了空前的制度危机和国际秩序的混乱。不同民族、种族的人们在反复追问,这样的发展模式有可持续性吗?人类的未来在哪里?无可否认,过去数百年西方大国领导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不仅大大落伍,而且常常被动挨打。2008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西方资本主义在过去数百年的光彩、光环突然黯然失色。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不断增加,面对这些难题,各国越来越把眼光转向了东方,希望能够从东方古老的文化和哲学中寻找解决今日难题的灵感,希望中国能够发挥关键作用。2010年6月19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的讲话建议,应该遵循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教诲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他说,当天早晨在网上查阅,找到了老子的《道德经》。梅德韦杰夫援引了文中的一段内容说:“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他提出“如果我们遵循中国哲学家的遗训,我认为,我们能够找到平衡点,并成功走出这场巨大的考验”。近年来,有人甚至在议论“东学西渐”。
无论如何,解决当今人类面对的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难题,仅靠西方的智慧和制度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东方的智慧和中国的深度参与,我们要能够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和制度设计。因此,我们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要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以前我们常说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国际上的事情由其他大国料理即可,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独善其身,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而且在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难题、在国际秩序重构中要发出科学理性、坚强有力的中国声音、清华声音。作为清华新百年的第一届学生,这就是你们肩负的前所未有的特殊责任和使命。
为了应对挑战和更好地承担起我们的使命,法学院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更新。我们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改进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展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培养创新型、国际型法律精英人才。我们将积极吸收学生包括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法学院科研的水平和质量。你们在校期间,我们还将建设法学院第二栋大楼,我们将拥有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中国最大的法律图书馆,百年校庆期间已经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目前正在进行设计招标工作,明年这个时候将正式开工。我希望在你们就读清华期间,实现我们“中国顶尖”的目标,在清华文科中率先进入中国最前列,为建设世界一流法学院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同学们,未来几年,你们不仅要学习法律的知识,更要学会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掌握法律的基本理念、精神、价值,了解法治的精髓。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遇到陌生的问题,你不能说我没学过,不知道怎么办,你心中的法治精神、你的猎枪和打猎的本领将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对于中国学生而言,除了中国法律,希望你们还要认真学习国际法律、外国法律;对于外国学生而言,希望你们学好中国法律。希望大家都成为跨法域的法律人才。
未来几年,希望你们读万卷书,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艺术、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任何法律问题都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或者科技问题或者政治问题,你们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法律人不能轻易说不,就像医生一样不可以随便对当事人说hopeless,因为当法律被穷尽了,暴力就开始了(Whenever law ends, taraany begins)。你应该是个乐观主义者,永远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你广阔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未来几年,希望你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争取100%参加一次学院安排的社会实践,认识国情,了解民间疾苦,法律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会的角角落落。要学好法律,就要深入社会,认识社会。
未来几年,你们要打下扎实的中英文基本功,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法律工作者所必须的;要练一手好字,字如其人,如果你的字写得不好看,明天就去买本字帖去练字;要学会说话,善于沟通,具备良好的公共演讲能力。因为法律终究是要做人的工作,是解决人的问题和由人构成的社会产生的种种问题,法律人必须善于表达,善于与人沟通。
未来几年,你们要把锻炼身体作为每天的必修课,青年毛泽东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自勉,希望你们在清华园里文明你们的精神,强健你们的体魄,磨练自己的意志,造就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未来几年,你们要学会如何处理各种各样身边的问题,不断增长自己的情商。如果你现在不能很好处理自己的问题,将来何以解决他人的问题,何以治国平天下?无论考场得意或者失意,无论有没有获得奖学金,有没有担任学生干部,希望你们都能从容淡定。比起漫长的人生道路,比起将要承担的巨大责任和使命,这一点点喜悦或悲伤,又算得了什么呢?
很快地,你将渐渐习惯被称作清华人,习惯在课堂上提问和被提问,习惯图书馆安静地读书,习惯下午五点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去锻炼身体。三年或者四年之后,清华和她所蕴含的精神、风骨,将深深溶入你的血液,闪耀在你的眼中,那是你生命的华彩,成为你一生为之骄傲的印记。
今天能够在这个特殊场合拥有一席之地的同学,都非等闲之辈,都有一段传奇故事。但是,从今天起,无论你过去多么辉煌,无论你的家庭出身如何,现在一切归零,你们重新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现在你们没有任何分别,都是清华法学院新百年第一届学生,但是几年后等你们毕业的时候,差别就有了,而且可能还很大,等你们毕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差别更大。为什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学院、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宿舍、同样的教室,毕业时和毕业后会产生那么巨大的差别呢?因为有些同学充分利用了几年的清华光阴,有的则让时光一天天溜走。如果你想若干年后你的名字也出现在校史馆清华新百年名人的画卷上,如果你想若干年后你的事迹悬挂在法学院的大厅里,写着“某某某,2011年进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习”,那么,请从今天开始努力。你思考,或者不思考,真理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努力,或者不努力,离别就在那里,不远不近。我衷心祝愿法学院新百年首届法科学生,未来几年里在清华法学院付出辛劳,付出青春,收获知识,收获理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