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蒸气,悦耳的“咕咚”声,各种色彩分明的菜肴被搅拌翻动……这是《舌尖上的中国》中最常见的镜头,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这样的镜头,就足以让人不能把持自己的食欲,而影像一向又有包装、拔高的神化功能,这怎能不让22:30之后腹中饥饿的人垂涎欲滴,据报道,这部纪录片播出后,某购物网站的各种食材搜索量和销量暴增,一部短短几集的纪录片,重新唤起了沉睡于国人内心深处的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走红有它独特的背景,首先,这是个快餐时代,点菜要快,上菜要快,吃菜要快,就算埋单抹嘴皮子走人也要快。其次,这是有毒食品横行的时代,百姓日常所食之物,无不笼罩着各种化学产品的阴影。而《舌尖上的中国》所推崇的饮食价值观,恰是与这两点背道而驰的,它告诉观众,想要吃到好食物,要有耐心,要经过认真的筹备,甚至需要平静而漫长的等待,几分钟做熟再几分钟吃下肚的东西,如果也可以说成是美食,那纯粹是自欺欺人。它还告诉观众,好吃的食物要出自天然,根据自然的规律来培养生成,而不是依靠化学的威力来欺骗味蕾。
《舌尖上的中国》对观众有着味蕾以及情绪上的双重迎合,哪怕它粗制滥造只捧出一个概念,也照样收视火爆,何况,为了拍摄这部片子,创作者东奔西跑,用那么多的素材,精剪出了信息含量如此大的作品。7集的内容中,随便拿出5分钟,都可以扩充为一集的内容,按照现在观众对他的欢迎程度看,就算拍成70集,也满足不了大家对美食的渴望。只是,我怀疑追捧这部片子的观众,绝大多数是城市人,因为,只有城市人才对饮食的安全如此敏感,也只有城市人,才会感觉到自己被既安全又美味的食品抛弃了。在乡村,尤其是偏远一些的乡村,由于人们还保持着饮食上的自给自足,在食品的制作上,也继承着上辈人流传下来的方式。而城市化则淹没掉了很多东西,包括曾经属于全体中国人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从“果腹”到“独酌”,有人给饮食分出了十个层次的境界,“果腹”自然是最低层次的,吃饱就行;其次是“饕餮”吃的是一个“爽”字,胡吃海塞一通,兴致所致,还能吆喝两声,划几下拳,甚至还可以赤膊上阵。第三个境界是“聚会”,这种吃不需要太多的讲究,“吃”是个形式,关键在“聚”背后的引伸含义;第四个境界是“宴请”,这种吃不以“吃”的本质为主旨,关键在于这个招待背后的目的;第五个境界是“养生”,它比较讲究“食补”,是大吃大喝在认识观念上的一种理性升华,是从心理上对积劳的身体也是一个安慰;第六个境界是“解馋”,吃的东西一定要“鲜”;即要吃“物”,又要吃“名”;第七个境界是“觅食”,那就得四处去“找”,在寻找中获得“吃”的乐趣;第八个境界就是“猎艳”,这样的馆子都是比较稀罕的特色店,“新”、“奇”、“特”是主要特征,到达用“艳遇”来形容的地步,就足见中国人曾经对饮食的重视程度了;第九个境界是“约会”,这时吃的已经不是“物”,而是“情”。大多的时候,点的多,吃的少;最高境界是“独酌”,独酌在于一个“品”字,吃什么不太重要,关键是一个寥落的心情,要么伤感、要么闲适,也只有中国人才能通过食物获得如此高深的精神收获。
若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境界,恐怕已经到了“猎艳”这一层次,与不断被满足的物欲、情欲相比,这单纯的食欲在近些年来,还真是被欠缺的太多太多了。
时代与社会的变化会改变人们的精神,但吃却是一种永恒的文化,通过吃,我们可以到达伏羲、神农时代,可以游走于唐宋明清,吃将中国的历史串成了一条线,通过吃可以感受到中国的情与礼、爱与美。所以,无需再说太多,《舌尖上的中国》赶紧再拍续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