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组织化成本不再高
发布日期:2012-05-23 来源:法制日报·声音  作者:劳 力

今天有两则关于“做好人”的新闻报道:一个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6.1%的人坦言现在社会做好人好事的环境差(其中39.1%的人认为非常差),77.9%的人直言在当下社会做好人的成本高(5月22日《中国青年报》)。另一个是郑州市300多位爱心车主坚持的“爱心顺风车”活动,半年多来一直得不到市民信任,倍显尴尬(5月22日《人民日报》)。
  从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当今社会“做好人”还真有不少难度。“好人”们遇到的最大难题不是自己时间、精力甚至物力、财力的付出和牺牲,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和公众的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和不配合。不被理解甚至被误解的滋味,恐怕只有“做好事”被当面拒绝和被质疑的“好人”们体会最真切,也最深刻。
  毫不夸张地讲,这种情况已非个别,具有某种普遍性,而且已经产生了诸多的不良后果,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做好事成本高”和“献爱心遭冷遇”现象呢?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怎样才能有效化解这一社会尴尬,增强市民之间的彼此信任呢?
  从理论上讲,在中国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不信任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在“熟人社会”中,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圈子相对狭小,他们彼此之间都知根知底,而且在这样的群体生活中,“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这是“熟人社会”的典型写照,个体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作奸犯科,否则“作恶”者就很难继续生活在这个群体中。因而,群体成员一般不需要设置过高的防线,相互信任度高。而在“陌生人社会”情况则大不相同。彼此之间互不认识,多为一面之交,既不知其姓名、工作及单位,更不知其人品、动机和目的,人们为了避免冒险,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本能,首先表现出怀疑和不相信,这是显而易见的,符合人的本性,否则反倒觉得不正常了。
  比如,郑州的“爱心顺风车”之所以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原因就在于此。这同样也是“做好人成本高”的基本成因。道理也很简单,正因为陌生人不轻易相信有人会做好事,所以对自称做好事或者声称做好事的人保持怀疑和警惕,甚至讽刺和挖苦,必然徒增“做好人成本”。
  如何化解这一社会尴尬呢?在笔者看来,公众和市民不信任“做好事”者,关键在于他们无法从内心确信站在面前的“好人”是真心做好事,是真正的好人,而不是笑里藏刀、包藏祸心的恶魔,对自己没有任何危险性。显然,我们必须由此入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否则一切都是白费。我认为,提高公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各种爱心人士切实组织起来,组织化、群体化,让单个人的行为成为组织活动,而且接受政府的登记和监管,建立严格的入门制度,也能让公众相信接受“爱心服务”没有任何危险性。城市公共出租车系统就是这方面的优良典型,其运作模式值得“爱心人士”参考。

爱心组织化成本不再高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