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别拿“爱国”当生意做
发布日期:2012-09-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徐百柯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年内第二次访华。几天前,她在出席南太平洋岛国论坛时表示:“南太平洋足够辽阔,可以容下美国和中国共存。”这让我们想起半年前,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访美前接受《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说过的话:“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两句话,从言说方式到核心内容的高度一致性,不用做过多语言学的分析,一看便知。

这说明中美两国的决策层在达成根本共识方面有了新的推进。因为,怎么说、用什么方式说,其重要性有时丝毫不亚于说什么。希拉里的最新表态,显然可以被视为对习近平言说的一种积极回应。至少在这一轮互动中,中方主导了“话语权”。

两个大国,在表达自身理念和核心利益时,用的是对方听不懂或至少是不习惯的话语,这样的局面是危险的。不仅中美之间,中国在国际交往中需要摸索出一套能与对方共享、相互理解的话语体系。这也是“宽广”和“辽阔”交集的价值所在。

然而遗憾的是,当中美双方决策层已经开始以这样一种新的言说方式进行沟通时,某些“建言者”却还停留在陈旧的语境中。比如,有中国学者在报纸上发表致希拉里的公开信,指责称:“美国当前对中国有三层心态环环相扣:仇视中国政治、利用中国市场、打压中国发展。基于这样复杂的心理结构,美国玩起了自以为得意的‘巧战略’:不直接出面与中国对抗,却怂恿中国周边国家干扰中国发展。”其中对美国国际战略的分析并非全无道理,但这种言说方式,依旧属于以斗争性词汇进行描述、气势汹汹地给予谴责这样的“革命语态”,其背后的对抗性心态显而易见。

又比如,希拉里到访之日,有报纸社评直接称她是“深度强化中美互疑的人”。作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外交风格与我们有冲撞,某些言论“愣”甚至拙劣,这些都是事实,中国人可以不喜欢她。但中美决策层是否就“互疑”了呢?在问题的核心层面,国内一些战略专家、评论者的种种意气之论,恐怕并不成立。进而,成天把“霸权”、“主宰”、“圈套”、“野心”挂在嘴边,难道就不是在强化互疑吗?什么叫“互”,一个巴掌拍不响,单方面的极端也难成气候。

好在,当“宽广”和“辽阔”互相呼应时,我们知道,外交决策并未被不理性的情绪所绑架,无论这种情绪是来自美国还是中国。

大国间的博弈当然存在,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中美两国可以“亲密无间”。但国家利益的表达需要外交技巧,国际关系也需要一种更平和的描述,这个世界不是随时都在剑拔弩张,别狭隘地理解国家利益,也别狭隘地理解国际关系。

解析那些逞勇斗狠的话语,其背后逻辑,一是旧思维,二是新市场。

旧思维根深蒂固,摒弃不易,但开放社会与开放心态乃是趋势,理性的回归大可以指望。更值得警惕的是另一种狭隘:为了自家那点儿零售量或收视率,拿“爱国”当媒体生意做。近年来媒体市场的一个新动向是,先放狠话挑动公众情绪,以此“培育”市场,再接连放狠话,来迎合这种被裹挟的情绪,收获市场大卖。

日前,围绕钓鱼岛问题,一些报纸和地方卫视评论员,甚至放言中日将有一战,“如果中日发生新战争,它一定是中国人在心理上洗刷一个多世纪耻辱的战争。无论其他什么样的战事,都不如中日战争更适合扮演这样的角色了。”说这样的话,其不负责任和不顾大局,几乎与我们所反对的他国极端势力无异。习惯于这种言说方式和话语体系的媒体,请收手,饶过公众吧。

不管是报纸版面上,还是电视播出时段里,在公共舆论场中成天渲染那类对抗乃至战争情绪的,要么是臆想的受虐狂,要么就是利用商业民族主义来消费爱国。前者可悲,后者可恶。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