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实用主义的科学观
发布日期:2012-11-23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任福君 谢小军

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在中国公众的心目中从来是一个崇高的字眼,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目标就是要用西方舶来的科学与民主改造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唤醒封建思想束缚下的蒙昧国民,启发民智,使中国古老的文明焕发新生。直到今天,这种自我改造依然在进行,中国为数众多的学者依然在呼吁和推动着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今天的中国公众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和身心愉悦,他们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科学的尊重、对科学家的尊重。即使在今天拜金气息拂面的社会氛围中,科学家依然拥有较高的职业声望。据中国科普研究所2010年开展的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教师、科学家、医生排在职业声望的前三位,它们也是公民最希望子女从事的三类职业。在同样的调查中,中国公众表示出了对政府发展科学事业的极大支持。

中国公众对科学的态度除了发自内心的尊重,还有令人颇感矛盾的另一面,即实用主义。公众在面对科学知识时首先想到的是它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这直接体现在公众最想获取的科学信息和知识的内容上。据中国科普研究所近年来针对各个人群开展的一系列调查和研究显示,中国公众最关注的科学信息和知识是医疗健康、居家生活、科技致富等非常实用的话题,对于自己似乎用不着的、不那么实用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观念、思想等有关内容,多数公众淡漠对之。例如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2010年中国公民最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为医学与健康,感兴趣比例高达82.7%。在2010年中国科普研究所开展的全国城市社区科普需求调查中也显示,超过半数的公众对医疗保健、食品安全、营养膳食3类话题最为关注,公众最不感兴趣的科技话题是破除迷信,仅有4.1%的人对此表示感兴趣。

中国公众对待科学表现出了强烈的实用主义,这种实用主义虽然对于公众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但却使公众获取的科学知识零碎而不成体系,更远离科学最深邃的核心——科学观念和思想,这自然影响到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的确立。科学不仅仅改造物质世界,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它更是一种文化,科学观念和思想改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更趋理性。中国的学者们一直深信,在当代社会,科学素质成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具备基本科学素质,被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观念武装的人,才可能拥有理性的科学态度,才可能客观清醒地认识世界乃至科学本身,抵制各种愚昧迷信,有效地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履行公民的角色。当前,中国公众群体理性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这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显露无遗。2011年日本核危机期间,由于据传食盐可以防核辐射,中国各地均出现了民众疯狂抢购食盐的浪潮。这种大规模群体非理性行为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十分罕见,但这样的群体冲动在中国还并非个案,抢绿豆、拜神棍、轻信谣言、传播谣言、迷信伪科学的事件近年来频频发生,危及社会和谐与稳定。

中国公众对待科学的实用主义是一个社会群体行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数不少的公众还在为改善自身生活质量而努力,人们的需求自然围绕衣食住行。但我们的调查发现,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物质财富相对富裕的人群中,这种现象依然凸显,这就需要从社会文化中探究更深层的原因。实用主义历来潜藏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基因中,上千年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培养了人们的实用心理,中国的当代社会文化氛围无疑又加剧了这种实用主义的风气。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时代,经济正迈向全球化,思想正走向多元化,诸多传统已经颠覆,新的文化秩序尚未稳定建立。在这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中国人迫切地希望迅速改变自己的国家和自身的命运,时刻释放着渴求物质财富的强烈冲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呈现出了较为严重的拜金、浮躁和功利的特点,这也体现在公众对待科学知识的价值追求上。

中国的许多教育或科普工作者常常谈到,许多科普活动或者专门科学教育课无法吸引小学生参与。这固然与不少活动或课程的无趣有关,但仍然可以从大视角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去找到重要原因。现在孩子们大量的时间被用于升学考试科目的课业辅导及期许孩子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培训上,这些东西时间上的投入可迅速带来利益的回报,自然引起家长的重视;而科学知识的熏陶却需要时日方能显现它塑形灵魂的功效。在大学校园内存在类似现象,实用主义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他们对许多基础课程或基础理论草草应付,而对于英语、计算机等对出国或找工作有好处的课程,永远那么乐此不疲,这不能不从社会思潮中去寻找深层原因。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把吸收科学知识作为一种不慕功利的纯粹个人爱好的人还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关注的永远是事物利益层次的东西,这与实用主义的国民性息息相关,这是最值得中国人反思的地方。

70年前中国著名文化学者钱穆在他的《东西文化之再探讨》中说:中国人所羡者,实乃西方科学之效果,非西方科学精神发明之源头也。近百年来之中国人,遂以其急功近利之浅薄观念,自促其传统文化之崩溃,而终亦未能接近西方新文化之真相。”70年过去了,中国普通公众对待科学的态度似乎依然如此,只求实用,忽视思想的浸润和精神的培育。中国总理温家宝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感性而又不乏理性的话语道出了超功利的价值追求对一个民族发展的意义。

当代中国公众对待科学的功利性价值取向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在科学传播中应加强科学观念和思想的教育。当然,我们意识到,科学传播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先进的传播方式方法,也依赖于社会文化氛围。一方面,社会文化氛围影响着科学传播者的价值判断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它直接浸润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每个受教育者。科学传播的理想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拥有科学观念和思想,具有科学理性和创新意识的人,实用主义的社会文化氛围成为这个目标实现的巨大障碍。在实用主义的社会文化浸润下,多数人将不可避免地屈从于社会风气,随之浮躁起舞。试想,当人们的思维总是急功近利,总是围绕着什么有用,什么可以发财,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岂有容身之地?没有理性和创新的社会文化沃土,没有高素质的国民作为支撑,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科技强国的难度可想而知。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情境下,需要我们有勇气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思考科学传播乃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事业的发展,寻求当代现实文化中科学传播目标实现的合理途径,探析科学传播与文化建设的互动,以文化精神建设助力科学传播的发展,以科学传播推动文化的完善,实现百年来中华民族梦寐追求的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来源:《学习时报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