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师坚守的“良心”
发布日期:2015-09-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王歌雅

师德,乃从师之道,为师之德,教师之良心。师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倾心培育、倍加珍爱的“公共资源”。维护师德这一公共资源,就教师而言,可坦然面对所有的眼睛——心胸坦荡、心无偏私、心地纯正;就社会而言,可助推社会风气、行业道德的清新纯静、清正廉明,增进社会的正能量——摒除恶行、遵法守纪、促进公正。师德力量来自师德本身,“来自基本的‘良知’——在所有人那里都以某种方式存在着的最基本的恻隐之心和是非观念。”

一、师德失范表象

我们所处时代,常被喻为道德失范时代,即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滑落与伦理失控。“无论与转型前还是与转型后相比,都属于相对的混乱阶段,人心浮躁、物欲横流,常出现道德底线失守情况。”尽管199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且于20111230日印发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但师德失范仍有所表现:

(一)名利思想抬头

在教师职称晋升评价机制与职业尊严评价标准尚需改革的背景下,有些教师名利思想抬头,重科研轻教学。教学工作敷衍塞责,科研工作倾心投入,追逐个人名利,忽略言传身教,欠缺奉献精神。

(二)利己心态凸显

在教育资源持续投入与教师待遇逐步提高尚有提升空间的背景下,有些教师利己心态凸显,重副业轻主业。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副业经营倾力打造,追逐物质利益,轻视教书育人,欠缺师德风范——课前备课不足,课上照本宣科;随意迟到早退,蔑视教学纪律。

(三)功利意识张扬

在教师科研项目评定与科研成果评奖尚待公平公正的背景下,有些教师功利意识张扬,重奖励轻诚信。学术研究违背诚信,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论著反馈刻意包装,职称评定弄虚作假。

(四)形式主义严重

在师德评价机制与师德评价标准尚待科学客观的背景下,有些教师形式主义严重,重形式轻内容。师德师风评价务虚,考核过程流于形式,查摆问题意识淡漠,整改措施不能到位。

师德失范虽以社会风气不良与公德意识不佳为社会背景,但师德失范将严重影响社会风气与职业道德,甚至影响教书育人质量与我国教育发展进程。因而,规制师德失范行为,明晰师德规范内涵,倡导践履师德规范,是提升师德规范素养、净化社会风气的有效路径。

二、师德内涵阐释

根据2001年中共中央颁行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师德,属职业道德。师德,应涵括于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师德基本规范可理解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教书育人、服务学生、奉献社会。具体言之,师德内涵应包括:敬重职业、坚守岗位、从容执教、谦和包容、清正廉明、遵法守纪、回馈时代、奉献情怀。上述师德内涵,是师德底线或称师德红线,是师德基本规范。遵守师德底线,才能创建良性的教书育人秩序,实现教师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推进社会的人格平等与公正和谐。

(一)敬重职业、坚守岗位

马克思关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教师,即教书育人,是教学相长的职业,是将学生的完美、幸福与教师的完美、幸福紧密融合的职业。当选择教师职业时,也就选择了教书育人、教学相长、润物无声、薪火相传,也就选择了将学生的前途命运与自身的前途命运紧密融合。如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神圣政治使命,那么,敬重职业、坚守岗位,则是师德底线或基本要求。“底线伦理乃是维系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与起码的伦理道德。任何人,只要还有人性,都会认可并遵循的普遍伦理。道德是分层次的,底线伦理就属于起码的、低层次的道德。”“学会遵循起码的、低层次的道德规范,做一个平凡普通人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要求也无可非议。”

敬重职业,是师德核心,也是教师职业良心的坚守。职业,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即便没有对职业的热爱,也要有对职业最基本的虔诚与敬重。虔诚,意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重,意味“待人不昧,对己不惑”。虔敬,是保持职业崇高感、优美感的关键。面对参差不齐且个性张扬的学生,教师对职业的敬重面临考验。而保持对职业的寻常心、恒常心、持久心,方能保持对职业的敬重。

坚守岗位,是师德基础,也是教师职业耐力的体现。职业耐力,意味教师要坦然面对生死、得失、荣辱、利弊。面对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晋升标准、资源配置、利益分享的既定格局;面对“科研是硬实力、教学是软实力”的“智慧发现”与“聪明选择”;面对科研领域的奖项名目多、奖励高、转化利益快,教学领域的奖项名目少、奖励低、转化利益慢的社会现实与利益纠结,有些教师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教学投入——不给或少给本科生上课,以减少对教学活动的情感、精力、资源等投入,把工作重心转向科研,寻求各种荣誉获得与利益分享。诚然。科研可辅助、丰实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但教学技能培植、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达标、教学艺术追求,同样需要科研的努力与付出,甚至需要更多的情感、精力、资源的投入,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值得庆幸的是,在名利场中,还有一批教师本着“良心”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在教学第一线,尽管酸甜苦辣自知、人情冷暖自担,但他们无疑是这个时代、这个职业中最值得敬重的群体。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的智慧、精力、体力、耐力有限。在教育评价机制中,如果教学与科研不能成为教师职业生涯、教书育人过程中齐头并进、平等相待、兼容并蓄、紧密融合的两翼,那么,教师对职业的敬重、对岗位的坚守将面临漠视与挑战,教师群体生发出的心理断层与情感割裂将无法修复,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水平下滑、教学艺术欠缺、教学创意不足将成为现实。为此,我国亟待完成教育体制改革,亟待实现全国高校职称评价机制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师公正;切实尊重并悉心呵护默默无闻、敬重职业、坚守岗位、恪守良心的教师的人格尊严与辛勤付出,确保他们不受情感伤害与资源掠夺,有所回报、有所慰籍。“一个社会的运作必须基于公众追逐利益的本性。公正绝不是对个人的单方面道德要求,它是对个人与社会的双向要求、双向制约,既是用来衡量个人行为是否道德的准则,也是用来对人格化的社会进行道德评价的尺度。因此,既要以公正来制约个人,也要以公正来制约社会,离开了公正原则对社会的有效制约,不仅会危及个人,更会从根本上危及社会。”不可否认,“任何社会都不乏以追求道德人格完美为人生目标和理想的人,但并不能因此就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准则,都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故敬重职业、坚守岗位,仅凭教师的良心坚守远远不够,尚需教育领域的机制改革、辩证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明确教育的宗旨与方向,促进教育公正与人格完善。

(二)从容执教、谦和包容

加强教师修养,平等对待学生,是师德应有之义,也是师德的具体表现。教师职业,既从善如流、镂月裁云,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既高山景行、流芳百世,也高自标置、飞短流长。教师职业所具有的清高自重、特立独行的性格气质,可用一首诗——《我把小船划向月亮》来形容:“请不要责怪我,有时,会离群索居。要知道,孤独也需要勇气。别以为,有一面旗帜在前方哗啦啦地招展,后面就一定会有我的步履。我不崇拜,我不理解的东西。我把小船划向月亮,就这样划呵,把追求和独立连在一起,把生命和自由连在一起。”教师将对人格独立、心灵自由的追求与对人生价值的追问紧密联结在一起,这是千百年来教师的职业风骨与执业态度。而教师对职业风骨与执业态度的坚守与秉持,仰赖于教师的从容执教与谦和包容。

从容执教,是师德灵魂,也是教师职业技能的显现。从容执教,源于教师的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精心备课、科学设计;源于教师的深入浅出、张弛有度、表达艺术、人格魅力;源于教师的教书育人、教学相长、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源于教师娴熟掌握的专业理论、密切关注的学术动态、灵活驾驭的学科前沿、倾力打造的学术成果;源于教师日臻完善的教学艺术、不断提升的科研质量、日渐丰富的心灵世界、不断改善的生存质量。教师,既是物质的人,也是精神的人,更是道德的人。尽管不同时代对从容执教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从容执教仍需与时俱进。在大数据与自媒体时代,从容执教意味着教学风范与教学相长的统一,教学设计与教学质量的统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统一,教学创意与教学目的的统一,教学科研与专业科研的统一,教书育人与德艺双馨的统一。从容执教的本质,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倘能实现上述统一,教师即实现了从容执教、淡定执教。云淡风轻、峰回路转、气定神闲、纵横捭阖,将成为从容执教的代名词,也将成为教师的职业境界与幸福所在。尽管“幸福是一个跨学科的多维度概念,可以从不同领域进行探讨,……幸福虽然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概念,但是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和追求却是不同的。”教师的幸福与快乐,来自于教师的从容执教。正如马克思所述:“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如果说“人的意谓不仅是对事实的认知,而且根据规律即逻辑进行创造性选择和建设性附加。人们总是在既定事实的基础上创造着一种有意义的世界。”

谦和包容,是师德风采,也是教师人格尊严的展现。在物欲横流时代,在失序、无序的名利追逐与资源竞争中,教师职业群体也常会扪心自问:我们还有什么?我们还剩什么?在认真思考之余,教师会说:我们还有尊严。为了维护尊严,教师既要从容执教,更要谦和包容。谦和包容,既指谦让、豁达、温和,也指理解、涵养、气度。谦和包容,既是教师之间的德性要求,也是师生之间的德性标准。面对文人相轻、师者相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教师需要反思自身、求同存异。面对厚此薄彼、宽己律人、无理取闹、发泄私愤,教师需要谨言慎行、宽以待人。谦和包容的为师之道,将避免教师在同行面前、学生面前自毁形象、自损尊严,进而展现教师的博大胸怀与人格风骨。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尔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三)清正廉明、遵法守纪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我们既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也要依法执教、依法指教、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要求就是清正廉明、遵法守纪。

清正廉明,是师德基石,也是教师执教的保障。教师,常被形容为“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也常被评价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当年轻人憧憬理想、选择职业之际,也常会被告诫:“宁舍十斗粮,不当孩子王”。的确,自古至今,教师职业清苦、清廉;教师形象奉献、无私。然而,当物质与精神发生碰撞、心灵与肉体发生冲突、境遇与追求发生断裂、现实与尊严发生割裂之时,教师能否守护清正廉明,则成为检验师德的试金石。面对学生及其家长的曲意逢迎、投石问路,面对亲朋的情感托付、利害权衡,教师能否做到一视同仁、廉洁自律?面对学生的无礼、无情、无义,教师能否做到谨言慎行、坚守承诺?倘能做到,教师便具备了清正廉明之德、获得了取信于人之誉。

遵法守纪,是师德规范,也是教师执教的底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遵法守纪是依法执教的前提。遵法,意味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既应遵守《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行业法律规范,也要遵守《宪法》、《刑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尊重学生的人格及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建立平等、民主、关爱、和谐的教学氛围与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活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良性展开与顺利实现。守纪,意味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既应遵守政治纪律、财经纪律、人事纪律、职业纪律、工作纪律,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同事的人格独立与人格尊严,“自觉履行职业责任,严格遵守职业规划,保持与其它岗位间的有序合作”,促进工作计划、工作部署的有序进行与顺利落实,避免相互牵制、相互要挟、相互刁难。

(四)回馈时代、奉献情怀

教师的回馈,在于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教师的奉献,在于教学相长、教书育人。尊重学生、方便学生、服务学生、为学生着想、为学生负责、为学生谋福利,是教师的永恒承诺与不变情怀。

回馈时代,是师德精神,也是教师职业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有人敬重教师职业,是因教师风范——博览群书、通古博今、才华横溢、气度不凡、儒雅睿智、理性思辨、书文奖项、业绩斐然;有人羡慕教师职业,是因教师待遇——寒暑假期、自由支配、休闲观光、思想徜徉、收入稳定、光鲜亮丽;有人诅咒教师职业,是因教师失德——违法犯罪、大逆不道、侵害学生、人面兽心、践踏尊严、歧视对待;有人蔑视教师职业,是因教师失范——语言粗鲁、恶语伤人、举止失体、有碍文明、衣冠不整、邋邋遢遢、自己舒畅、不顾他人、羡慕嫉妒、表里不一。世上有多少种行色的教师,就会有多少种对教师职业的评价。然而,无论当下对教师职业评价如何纷纭,社会中人对教师职业的评价还是中肯的——收入微薄、勤恳耕耘、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追求自由、崇尚光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教书育人、利国利民。的确,在教师群体中,在教学第一线,活跃着“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的身影;在教学岗位上,谱写着“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教书育人标兵”、“三育人积极分子”的佳话;在教学质量上,实践着“精品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情怀;在教学艺术上,追求着“幕课”、“翻转课堂”的实践。凡此种种,都在向世人展示着教师辛勤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风骨,展现着教师迎难而上、挑战自我的超越气度,展露着教师奉献社会、回馈时代的忘我情怀。教师,是无数人集合;师德,由无数人铸就。教师,只要一息尚存,就在默默耕耘。

奉献情怀,是师德价值,也是教师职业的承诺。伟人,自有崇高情怀;凡人,自有优美奉献。教书,自有教师的伟大与平凡;育人,自有教师的奉献与情怀。在教师群体中,有的教师谦逊礼让、默默无闻、待人热情、谈吐文明;有的教师衣着得体、举止端庄、文雅授课、讲究礼仪;有的教师遵约守时、文明表达、尊重学生、尊师重教;有的教师身染重疾、自强不息、历经磨难、坚守岗位;有的教师背负误解、默默承受、遭遇不公、砥砺前行;有的教师心胸坦荡、摒弃前嫌、求同存异、和谐共处;有的教师,关爱学生、扶危济困、关心同事、排忧解难;有的教师先人后己、顾全大局、义字当头、利在身后……“在道德品质上,唯有真正的德行才是崇高的。然而也有某些善良的内心品质是可爱的和美好的,并且就它们与德行是和谐一致的而论,也应该看作是高贵的,尽管它们确切说来并不能够说就是属于道德性的心性的。”教师的平凡,孕育奉献;教师的奉献,蕴含庄严。教师的奉献情怀,前赴后继、代代相传。

三、师德培育建设

师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培育,既仰赖公民道德建设,也仰赖公民法治文化培育与法治素养提升。

(一)师德培育路径

师德培育并非一蹴而就,而需持久推进、常抓不懈。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作为师德的固有内涵,必须从儿童教育、终身教育抓起。

从儿童教育抓起,是因儿童在成长进程中,要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阶段。在前述教育阶段,教师常伴随其中。而教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榜样力量将对儿童的身心成长、人格健全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师德风范将成为培育公民道德素养的人生之基。为此,加强师德培育,既要从幼儿园的教师做起,也要从儿童做起。做好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培育,将实现儿童道德教育启蒙,开启儿童道德培育之门,塑造儿童道德心智、道德行为,养成儿童道德思维、道德修养。做好儿童的师德培育,将培植儿童尊师重教的情感与情操,珍视教书育人职业的奉献与价值,进而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接班人。

从终身教育抓起,是因公民在人生旅途中,必须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融合,必须实现终身学习与自我成长、不断进步的有机统一。而在实现终身教育的进程中——在职继续教育、学历提高教育、技能培训教育,都离不开教师的知识传授、教育引导与科学规范。故加强师德教育,既要从教师做起,也要从受教育者做起。从教师做起,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恪守职责、践履师德、教书育人、自我约束;从受教育者做起,要求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遵法守纪、践履公德、尊师重教、自我规范。即师德的培植与践履,仅有教师的自我追求、自我约束、自我实现是不够的,还需有受教育者及社会中人的真诚理解、积极参与、自我规范、广泛监督。只有将师德与公德有效衔接,才能推进教育过程的道德教化、道德传播、道德自觉、道德担当,进而提升师德与公德的社会实践效果与社会影响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进程。

(二)师德培育方法

师德培育方法包括自律和他律。自律,是践履师德无条件的必然性;他律,是实践师德有条件的必然性。自律,是师德培育的内因;他律,是师德培育的外因。自律,培养师德信仰;他律,规范师德行为。

自律是培育师德的内在基础。即教师通过自我立法、自由意志,完成师德的自我塑造、自我实现,将遵守师德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自律是一个德性原理,是纯粹实践理性不依赖于任何经验而自为地决定意志去践行的纯粹实践理性原理。在这种意义上,自律也是自我的道德权利,人有权利用自己的意志为其自身立法。所谓意志自由就是主体决定自己依照‘规律的概念’去行动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理性的自决实践能力。”教师“要想达到自律,就必须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理性能力,尽力去履行德性义务,以争取具有良好的德性,成为完善的道德人格。”

他律是培育师德的外在保障。即教师通过外在制约、外部规范,实现师德的自我培植、自我教育,将遵守师德内化为教师的自我责任。“‘他律的人’,就是具有一般知性的人,作为感性存在者的人,即对感性、功利、偏好等经验性内容有依赖性的人,而不是作为智慧的能自律的‘理性人’。”故教师的“他律不是道德的本质特征,即不是在纯粹理性原则指导下的意志自律,即以某种条件为前提而决定的行为。”他律,可通过师德培训、师德教育、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来完成,具体路径有三:一是注重教师能力与教师人格的双重培育。将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与人格健全完善紧密融合。专业技能,关涉教师的执教能力;人格健全,关涉教师的道德心灵。只有将师德上升为教师人格即“师格”,才能将师德规范融入教师心灵,成为支配、指导教师执教行为的心灵法则。二是注重师德教育与师德实践的双向推进。理论与实践统一,是师德培育的有效手段与方式。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全面化的师德教育,有助于进驻教师的头脑与心灵,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师德实践,进而形成恪守师德的理性自觉。而教学实践与师德实践的感悟收获、经验获得,将丰富、完善师德,推进师德的转化与转型、更新与发展。三是注重师德宣传与法律规范的双重制约。师德宣传,在于培植教师自律精神;法律规范,在于养成教师他律思维。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教进程中,当师德教育不能内化为教师职业操守时,法律规范的强制力将发挥警示、威慑作用,进而实现师德的他律。遵守法律,是实践师德的保障。

师德培育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只有自律与他律齐头并进、双管齐下,才能创建弘扬师德的道德氛围与社会风气,将崇尚师德、践履师德作为教师的自我担当与无上荣光,促进师德建设的顺利发展。

(三)师德培育保障

师德培育,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造福子孙后代、成就千秋伟业的神圣事业。师德培育,既应关注师德培育的路径与方法,更应关注师德培育的物质保障、制度保障与社会保障,即将师德培育与教师的生存质量提升、职业成长发展、职业尊严维护有机结合。

物质保障是师德培育的经济基础。师德培育应以教师收入稳定且持续提高为前提。收入稳定、生活富足,才能保障教师的生活质量、生存优雅、尊严从教、庄重执教。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亟需在注重师德培育建设的同时,切实关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生活水平与生存质量,真诚关心教师的生活境遇与物质需求,适时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工作待遇,为师德培育创造物质条件与工作条件。

制度保障是师德培育的规范基础。师德培育应以教师职业成长及稳定进步为基础。职业成长、稳定进步,才能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人格尊严、人格独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亟需在注重师德培育建设的同时,切实保障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与学历晋升,真诚关系教师的工作境遇与成长需求,适时改革教师的评职标准、评价标准,为师德培育创造制度条件与秩序空间。

社会保障是师德培育的责任基础。师德培育应以教师的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为基础。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才能保障教师的自我规范、行为示范、人文风范、德艺双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亟需在注重师德培育建设的同时,切实推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行业规制与社会约束,真诚关心教师的道德境遇与社会境遇,适时改善教师的生存环境、工作氛围,为师德培育创造舆论条件与道德空间。

师德培育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就个人责任而言,师德培育需要教师认真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行业规范;就社会责任而言,师德培育需要稳步实现社会资源分配公平化及机会平等。只有将师德培育与教师的生存优雅、事业进步、机会平等有机融合,才能创建尊师重教、教书育人的社会氛围,才能使师德成为教师坚守的良心,才能做到:你怎样,师德就怎样。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