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前红,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法学评论》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港澳基本法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在当前影响因子评价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坚持刊发国际法、环境法、法史学等法学小学科论文,每年平均刊发博士研究生论文占比超过11%,率先关注监察体制改革……从1980年创办内部刊物算起,《法学评论》已走过了40年岁月。这40年,该刊取得了哪些成就?目前,它在选稿、审稿方面有哪些规范?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就此专访了《法学评论》杂志主编、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
三个发展阶段
记者:目前贵刊是双月刊?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贵刊的出版信息?
秦前红:我刊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法学院具体承办的综合性法学理论双月刊。我担任主编前,一般情况,每期为158页码,现在是196页码。目前,每期发文量稳定在16篇左右,通常要求字数在1.2万字至2万字之间。
记者:资料显示,贵刊前身是1980年创办的内部刊物《法学研究资料》,1983年正式更名为《法学评论》,今年是贵刊创刊40周年。如果给40周年分段,您会怎么分?各阶段有哪些代表作品?
秦前红:对应中国法治发展史,这40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恢复重建阶段,时间为1980年到1997年。代表性论文如韩德培、肖永平合作撰写的《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国际私法立法的重构》、马克昌撰写的《论刑罚的本质》、漆多俊撰写的《中国反垄断立法问题研究》等。这些作者后来都分别成为各学科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
第二阶段大约从1998年到2012年。代表作有苏力的《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马作武的《中国古代“法治”质论——兼驳法治的本土资源说》。
第三阶段自2013年至今。代表作有王利明的《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由》、韩大元的《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若干宪法问题》。
记者:资料显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年均转载贵刊论文40篇左右,转载率超过40%。这样的转载率意味着什么?在同类法学期刊中处于怎样的水平?
秦前红:这意味着我刊论文主题、选题很准,或者说契合了转载刊物的选题标准。中国知网统计显示,我刊刊登论文在同类期刊中的转载率至少排到前五,甚至可能排到前三。
率先关注监察体制改革
记者:贵刊有哪些常设栏目?有哪些特色栏目?
秦前红:总体而言,我刊以常设性栏目为主,辅以临时性专题栏目,每期栏目数稳定在6-7个。常设栏目主要有本期特稿、专论与争鸣、立法研究、热点透视等。
记者:贵刊曾刊发过哪些引发理论界、实务界广泛讨论的论文?
秦前红:2017年7月,当时法学界对于人格权能否独立成编问题有一定争论。我刊编辑部和武汉大学法学院联合在武汉东湖举行了“民法典·人格权法暨合同法立法研讨会”,在2017年第6期开设了“人格权专题研究”专栏。后来,王利明教授说,此次会议和我刊发表的相关文章对人格权最后在民法典独立成编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比如,2016年,我国启动监察体制改革前后,我们刊发的一大批文章,也间接推动了相关改革。
记者:近年来,您持续研究监察法,这与贵刊开设“监察法专栏”“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纵横谈”有关吗?
秦前红:有。应该说,许多期刊可能都会打上主编的“烙印”。我主要做公法研究,2014年开始担任主编后,更关注宪法、行政法、法学基础理论等公法领域的研究成果,可能基于此,有的学者会积极投稿过来。
扶持法学小学科
记者:武汉大学主办的法学类期刊还有英文版《中国国际法论刊》《中国环境法学刊》《武大国际法评论》等,与这些期刊相比,贵刊在选稿、用稿上,有何不同?
秦前红:我刊是综合性刊物,涉及法学所有学科,选稿、用稿也是综合性的。武汉大学主办的其他法学类期刊比如英文《中国国际法论刊》等是专门性刊物。它们更专业,领域更窄,话题更集中。
记者:和同类法学期刊相比,贵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秦前红:我刊的特色是关注中国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发展的重大命题,并强调各学科均衡发展,哪怕是冷门学科,也要适当扶持。比如,环境法和国际法是武汉大学法学院传统优势学科,以此为依托,我们常设了“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环球视野”两个栏目。另外,法史学是国内公认的弱势学科,我们从1997年起就常设法史栏目,从“法史研究”到“法史园地”“法史论坛”,从未因法史文章拖累影响因子而考虑放弃刊发相应文章。
记者:2019年1月至今,贵刊发表的国际法、环境法、法史学论文数量及占贵刊发文总数比例情况如何?
秦前红:从数据上来看,2019年至今,我刊共发文178篇。其中,国际法论文11篇,占比6.2%,环境法论文9篇,占比5.0%,法史学论文6篇,占比3.4%。
博士研究生论文数量平均占比超过11%
记者:哪些作者可以向贵刊投稿?贵刊对投稿作者职称是否有要求?
秦前红:所有的作者都可以给我们投稿,我们对投稿作者职称没有要求,唯一的限制是学历达到博士学位。
近年来,我们刊发的博士研究生论文比较多,从数据上看,2014年以来,我们每年平均发表博士研究生论文13篇,占期刊整体发文数量比为11.17%,2014年发表23篇博士研究生论文,占比达17.4%。2020年1-5期共发文79篇,其中博士研究生论文11篇,占比13.9%。
记者:刊文不唯职称,贵刊具体是如何考虑的?
秦前红:我们想扶持青年人、青年讲师,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他们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发论文、评职称压力相对较大。现在许多知名的学者,不是一开始就成了“大咖”。因此,我们应该去理解、关照这些年轻人。
记者:对想给贵刊投稿的青年学者,您有哪些建议或忠告?
秦前红:第一,多与编辑沟通。第二,多阅读,多浏览。第三,选题为王。关注学术动态、立法与司法实践,在制度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和编辑多交流多沟通。
对“一稿多投”和合作署名持宽容态度
记者:作者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向贵刊投稿?投稿后,多久可以收到用稿通知或退稿通知?
秦前红:我们使用中国知网投稿、审稿系统。作者登录中国知网投稿系统投稿后,快的一个星期左右可以收到用稿通知。退稿通知时间不一致,特殊情况下,由于外审环节的耽误,时间会延长。
记者:您对“一稿多投”和合作署名如何看?
秦前红:每个刊物用稿的风格不同,临时性用稿需求也不一样,我们禁止一稿多发,不禁止一稿多投。考虑到法学领域作者之间有实质合作的情况,我们不完全禁止合作署名,对合作署名持比较宽容和开放的态度。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贵刊的特色,您会怎么说?
秦前红:保持学术品格,尊重学者尊严,承担应有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