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洪昌:你怎能指望笼中的鸟儿忘了天空呢
发布日期:2025-09-12  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动物园七点半开门,来早了,先在长河北侧转一转。长河也称皇家御河,约十公里,向北串起了京城的三山五园。当年慈禧太后喜欢颐和园,有过32次长河乘船的经历。动物园码头挺有特色,一条退役的“向阳号”邮轮立于岸边。邮轮下横着两块广告牌,“皇家御河游 畅达颐和园”、“天坛看松 长河观柳 ”,吸引游客目光。


长河北侧有四大建筑,分别是海洋馆、象馆、犀牛馆和鹰山馆。凌晨的细雨,洗净了空气中的尘埃,也散发出潮湿的气味。象馆大门非常复杂,中间是铁艺栅栏,上面缀满了花卉。由于年久失修,铁艺上的彩漆被铁锈覆盖了,既斑驳又沧桑。两边是乳黄色的门柱,已然没了早前的容颜。再往两边,是对称的三间白色门房和成群的石象。门房的玻璃厨窗里,展列着大象的骨架。据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动物园(时称“农事试验场”)从德国进口大象,由于海运条件恶劣,导致中途死亡。为永久保存念想,遂将骨骼制成标本,进行科普教育。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了,日本兵为了试刀锋,曾在象骨上砍了一刀,形成永久的刀痕。


动物园开门了,还没有什么游客。跨过石桥,一座猛虎铜雕奔入眼底。虎身座北朝南,四爪抓地,头向右倾,二目圆睁,令人追踪凝视。虎的脊椎呈S型,表皮粗糙,肌肉隆起。虎尾像书法狂草,箭一般甩出青铜。简介说,雕塑大师袁熙坤先生,为了创作此作品,花了两年多时间,观察野生猛虎,形成创作灵感,反复镕铸打磨,才有了这座镇园之宝,取名《山君》


往前走就是狮虎山了,四十年前,在北京政法学院读书时,我曾来过这里。不过真切印象还是源于1987年央视春节晚会,姜昆和唐杰忠合说的一段相声《虎口遐想》:一个小青年,为了省五毛钱门票(园中园),翻跃栏杆掉进虎山。17分钟的段子,49个包袱,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印象最深的是相声的结尾,“我再也不省这五毛钱了”,道出了短缺经济下人们生活的窘迫,也展现出创作者梁左先生“用笑声给时代做胃镜”的幽默。


公园里的人渐渐多了,大都是老师带小学生、父母带孩子,也有像我这样的闲逛者。位于跨动物园大桥下的猴山,观众最多。小猴们上蹿下跳,追逐打闹,没有一刻闲着。特别是玩铁链和风车的猴们,闪转腾挪,灵活多变,像鱼儿见了水。坐在最高处,体胳健壮、毛色光鲜、尾巴上翘的那只,应该是猴王。它目光深邃,毛茸茸的脸上透出一股英武之气。旁边有个小朋友,指着猴王说,“妈妈快看,那只猴子的脸,多像我爸爸?!”,妈妈随声附和,“真像”。


与其他地方的动物园相比,北京动物园最多的是厕所。据说,30处公共厕所,每间装璜都不一样。设计者的理念是,让如厕者巧妙地融入景点中,其好处是,既消除了尿急、尿频者的恐慌,还拉近了人与动物的距离。我最感兴趣的是墙边的一句话,“您冲走的不仅是的残渣,还有不敢示人的秘密”。


转了一大圈,来到位于动物园西北角的畅观楼。这是一座典型的欧式建筑,当年慈禧太后乘船去颐和园,常在此歇脚。大门上方有块金匾,“畅观楼”三个大字,即为老佛爷亲赐。门两边是一幅对联:池御迓龙旌矞云城幄,轩窗骞象纬方旭扬辉。用白话翻译就是:园林水景恭候帝王驾到,漫天祥云映照华美行宫;高楼窗廊眺望天地万象,旭日东升普照四方辉煌。


有人说,这座小楼本质上是座“建筑动物园”,它关押着帝王梦想、殖民记忆、革命符号和人类狂忘。其实,人类参观动物时,动物也在观察人类。末代皇帝溥仪登此楼时发过一句感慨,“人观兽,兽观人,谁更文明?”。望着一座座馆舍鹰笼,我尝想,你怎能指望笼中的鸟儿忘了天空呢?


作者 :焦洪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谭则章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