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评结果】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第2号评审公告
发布日期:2018-06-05 来源:本站原创

image.png

根据《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评审办法》,评奖办公室于201864日在中国法学会机关举行了初评会。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评审过程

评审委员会讨论通过《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初评办法》,全体委员郑重签署《评审承诺书》。之后,对全部352件作品进行了集中书面评审。20位评审专家按照不同学科分为8组,每组2-3位专家。各组专家对作品进行认真审阅,按照评审标准进行单独打分;再进行充分讨论,确定推荐入围名单。最终确定入围终评的作品103件。

二、评审委员会

【主 席】

王其江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委 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明德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主编

陈卫佐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柴  荣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费安玲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管育鹰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侯欣一  天津财经大学近现代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大兴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  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教授

刘仁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刘志伟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谭秋桂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

汪海燕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  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宪法行政法教研室主任、党章党规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灿发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敬波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鹏程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熊跃敏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  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  骐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比较法与法社会学研究所执行所长

周学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商法与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

【秘书长】

王伟国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三、评审结果

入围终评的103件作品中,论文70篇,专著33部。入围作品名单参见附件。 

近期,评奖办公室将根据评审办法,邀请具有相当法学研究水平、学术鉴赏力、学术公心的专家学者进行终评。欢迎广大同仁的关注和监督!

联 系 人:左 锦 杨 力

联系电话:010—66513508

“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奖励委员会

2018年6月5日

附件:

1.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入围终评作品名单【附后】

2.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初评办法【点击下载】

3.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初评专家承诺书【附后】

4.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初评专家签字表【附后】

 

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

入围终评作品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作品名称

1

以房抵债协议的法理分析

2

论宪法上的一般人格权及其对民法的影响

3

“裁执一体化”财产保全的逻辑与改革

4

“人的尊严”义疏:理论溯源、规范实践与本土化建构

5

生态文明保障的刑法机制

6

侵权法上生存机会丧失理论的本土化构建

7

离婚案件中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司法救济——以二孩政策对抚养裁判规则的冲击为视角

8

非法占有目的的不同意义——基于对盗窃、侵占、诈骗的比较研究

9

论地方政府事权的法理基础与宪法结构

10

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实证检视:以环境审判机构和环境审判机制为中心

11

涉诉信访治理的正当性与法治化——1978-2015年实践探索的分析 

12

法律的形式与功能:以“知假买假”案为分析范例

13

正当防卫与比例原则——刑法条文合宪性解释的尝试

14

心意保留意思表示的效力——兼评三部《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的相关规定

15

论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形成和发展趋势

16

“法益可恢复性犯罪”概念之提倡

17

修复、矫治与分控:社区矫正机能三重性辩证及其展开

18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类型体系化探究——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改革为切入点

19

“法治中国”命题的理论逻辑及其展开

20

民法典制定中的国家与国库问题研究

21

夫妻共同财产的潜在共有

22

重整计划强裁规则的误读与重释

23

近代中国宪制的发展

24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类型化视角下的举证责任

25

激励性规制:市场准入的策略?——对“专车”规制的一种理论回应

26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本土价值重塑

27

印证与最佳解释推理—刑事证明模式的多元发展

28

我国受贿罪量刑地区差异问题实证研究

29

逻辑与经验:刑法积极一般预防理论质疑

30

重大行政决策概念证伪及其补正

31

如何发现法理?

32

中国宪法上国家所有的规范含义

33

“印证”证明与事实认定

34

起诉条件前置审理论

35

探索与规范:离婚案件中网络店铺分割的裁判径路

36

英国被告人认罪制度研究

37

对民事判决书结构与说理的重塑

38

社会理论法学:定位、功能与前景

39

夫妻团体债务的认定及清偿

40

法教义学的巅峰:德国法律评注文化及其中国前景考察

41

论公诉权运行的机械性逻辑

42

刑事证据审查三步法则

43

公民社会救助权研究

44

商标混淆可能性研究

45

“德主刑辅”说之检讨

46

避税概念的法律分析

47

行政委托制度研究

48

侵权责任法中的受害人同意研究

49

社会结构对法官裁判的影响
  ——以1060个刑事判决为样本

50

证明责任的法理与技术

51

《大清律例》律目研究

52

美国驻华法院研究(1906-1943):近代治外法权的殊相

53

香港政党与良性政治:宪制与法律的视角

54

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

55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56

行政诉讼司法政策原理论

57

非营利法人的私法规制

58

雾霾应急的中国实践与环境法理

59

证券内幕交易构成要件比较研究

60

央地财权、事权匹配的宪法保障机制研究

61

案外人异议之诉研究

62

变革与选择:私权力视角下的网络治理

63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

64

我国刑事审判制度实效问题研究

65

论反垄断法多元价值的平衡

66

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研究

67

古罗马侵权法律制度与现代沿革

68

共犯与身份论的重构和应用

69

我国司法判决中的宪法援引及其功能——基于已公开判决文书的实证研究

70

证券法的权力分配

71

反腐败零容忍与境外追逃

72

环境侵权中修复责任的适用研究

73

可再生能源配额与相关法律制度研究

74

个人信息与权利配置——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反思和出路

75

宪法教义学反思:一个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        

76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比较研究

77

网络交易视阈下的经济刑法新论

78

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过失犯的归责限制

79

香港终审法院启动提请释法程序的要件

80

论必要性原则的客观化

81

保险法因果关系判定的规则体系

82

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常态化现象透析与问题疏解——以D省Z市中院为分析样本

83

环境侵权类型的重构

84

效力性”强制规范裁判之考察与检讨:以《合同法解释二》第14条的实务进展为中心

85

公司法上的两权分离之反思

86

权利优先性的困境及其解决

87

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

88

政府规制中的信用工具研究

89

基于“相似性”本质的行政特许界定及其应用

90

先公司合同问题研究

91

论庭前会议功能失范之成因

92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告知义务之法律适用

93

经理雇佣合同与委任合同之分辨

94

唐律中的“余条准此”考辨

95

证券交易场外配资合同及其强平约定的效力认定

96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印证证明模式的冲突及弥合路径

97

The Cogs and Wheels of Reflexive Law–Business Disclosure under the Modern Slavery   Act(反身法之迷思——现代奴隶法案下的商业信息披露)

98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of   China to Monopolistic Conduct: Analysis of Landmark Cases(中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法律适用:标志性案例分析)

99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and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国际法治与方法论创新)

100

Conflict of Laws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冲突法》)

101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Guiding Cases(指导性案例的功能主义分析)

102

Win Some, Lose Some: Reforms of China’s Simplified Criminal Procedure(进步与局限:中国刑事速裁程序改革的实证研究)

103

Sino–Foreign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Judgments: A   Promising “Follow-Suit” Model?(中外判决的承认与执行:“跟进模式”的前景)


image.png

image.png

责任编辑:于涛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